【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锻造生产调度
,尤指一种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方法成为制造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锻造行业是金属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以人力为主,有着消耗大、设备利用率不足等问题的锻造车间逐渐变成先进的自动化车间,为了解决锻造生产在于制造效率、生产消耗上的问题,锻造车间的调度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在车间调度领域出现很多优秀的调度方法,但其所针对的问题通常为理想车间问题,所计算的工件也是以个体为主,并不适用于以批次生产为主且多工艺约束的锻造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以解决目前的锻造调度方式,由于其调度的对象为理想车间,从而导致该调度方式并不适用于以批次生产为主且多工艺约束的锻造车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包括:步骤1,对锻造车间中的加热炉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对锻造车间中的加热炉进行编号,并记录加热炉信息,包括加热炉容量和加热效率;/n步骤2,根据订单信息,提供锻造加工所需模具并进行编号,并制定出各类产品的工艺路线;/n步骤3,以生成完工时间和加热炉利用率为目标建立锻造生产调度模型,并根据加热炉容量和换模操作所需时间建立约束模型;/n步骤4,根据所加工批次信息、设备信息进行生产信息的编码并结合优化算法进行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锻造车间中的加热炉进行编号,并记录加热炉信息,包括加热炉容量和加热效率;
步骤2,根据订单信息,提供锻造加工所需模具并进行编号,并制定出各类产品的工艺路线;
步骤3,以生成完工时间和加热炉利用率为目标建立锻造生产调度模型,并根据加热炉容量和换模操作所需时间建立约束模型;
步骤4,根据所加工批次信息、设备信息进行生产信息的编码并结合优化算法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对于锻造车间内用于锻坯加热的加热炉进行编号,统计每个加热炉的宽度、高度、深度信息,计算出已编号加热炉的可使用容量;
步骤12,统计每个加热炉的现有使用状态,分析加热炉的加热效率以及锻压机器损耗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根据订单信息,对于待加工产品进行统计并分类,根据统计分类结果提供锻造加工所需的模具并进行编号;
步骤22,收集待加工产品的产品尺寸、产品数量、产品批次、产品所需模具编号信息,根据产品特点对各种类型的产品制定出相应的工艺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建立锻造生产调度模型的方式包括:
步骤31,建立每批工件的总完工时间的第一调度模型为:
其中,FC为加热环节所消耗的时间,TC为运送时间,PC为锻压阶段和切边阶段所消耗的时间,AC为调整时间,所述第一调度模型表示每个批次的总完工时间为该批次n中的每个工件i在加热炉f上的加热时间运输时间与该批次n中的每个工件i在锻造机器m上的加工时间运输时间调整时间之和所表示的时间;
步骤32,建立出锻造车间的总完工时间的第二调度模型为:
Cmax={C1,C2,...,Cn};
步骤33,根据每台加热炉的最大容量每台加热炉的瞬时容量和每台加热炉的总加热时间建立出以加热炉利用率为目标的第三调度模型为:
其中,所述为加热炉f的最大容量,所述表示加热炉f在τ时刻的瞬时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批次生产的锻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建立约束模型的方式为根据锻造生产的工艺特点以及加工需求建立出约束模型,所建立的约束模型包括:
步骤34,建立用于确保每个批次中的每个工件都分配给了其加工所需要的用到的加热炉和锻压机器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崔静静,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