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93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二平台的互通信息请求,所述互通信息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中获取信息。其中,平台可以大致划分为商业端(B端),消费者端(C端)和政府端(G端)。在上述平台中,用户可以线下提交材料注册或在线注册。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平台数量较多,平台之间难以实现信息互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包括: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二平台的互通信息请求,所述互通信息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所述用户信息存储于用户信息表中;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表中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将所述用户信息表中的用户信息存储在账号信息表中。所述用户信息存储于企业信息表中;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所述企业信息表中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将所述企业信息表中的用户信息存储在账号信息表中。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系统将所述用户信息存储在平台信息表中。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将所述用户信息存储在平台关系表中。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按照所述平台关系表,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是以下至少一种,移动终端号码、电子邮箱和企业标识。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直接交互数据。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通过所述信息数据中心交互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三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三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所述第二平台标识是由用户标识和企业标识确定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标识和/或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更新所述信息数据中心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或用户登录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已存储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则采用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更新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未存储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则采用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登录所述第二平台。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预设更新条件,将所述第一数据系统的用户信息同步至所述信息数据中心,以及将所述第二数据系统的用户信息同步至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转发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接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二平台的互通信息请求,所述互通信息请求包括用户标识;信息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二平台的互通信息请求,所述互通信息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通过信息数据中心,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可以交互用户信息,因而能够实现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多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户信息表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账号信息表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企业信息表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台关系表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台信息表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个平台交互信息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平台信息互通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图11是适于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目前,在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n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n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二平台的互通信息请求,所述互通信息请求包括用户标识;/n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二平台的互通信息请求,所述互通信息请求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存储于用户信息表中;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表中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将所述用户信息表中的用户信息存储在账号信息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存储于企业信息表中;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所述企业信息表中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将所述企业信息表中的用户信息存储在账号信息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用户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数据系统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系统将所述用户信息存储在平台信息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包括: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将所述用户信息存储在平台关系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包括: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按照所述平台关系表,将所述互通信息请求中的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数据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是以下至少一种,移动终端号码、电子邮箱和企业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直接交互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通过所述信息数据中心交互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信息数据中心接收第三平台发送的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三平台的标识存储所述用户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科池冰晴林畅吕书径冯敏唐剑川郑燕瑜陈艳琳李霞张惠婷朱幸平陈国麟林嵩陈鹏蔡腾腾林紫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