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76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包括支撑腿、桁架和、侧板,所述桁架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桁架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安装有自动调节的流量控制装置,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松紧可调节的传送装置,所述桁架下部安装有动力装置,两个所述侧板一端安装有具有干燥功能的清灰装置,所述桁架上部搭接有接料盒,且接料盒位于传送带正下方,所述侧板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一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闸板,所述闸板远离下料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侧板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效率更高,使用更便捷,实用性比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广义水稻区别于旱稻;狭义水稻指淡水稻,区别于海水稻等,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无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没有一米高。由于水稻一般种植在农田内,所以在水稻收割的过程中难免的有尘土混进原粮内部,如果对这些尘土不采取措施处理的话,这样在大米加工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成品大米的品质,另外,大米加工使用的原粮有的并不是新收的稻谷,可能使用仓库的库存稻谷,产时间的库存可能会导致原粮受潮,进而影响稻米的加工工艺,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乐见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包括支撑腿、桁架和、侧板,所述桁架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包括支撑腿(1)、桁架(2)和侧板(3),所述桁架(2)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所述桁架(2)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上安装有自动调节的流量控制装置(4),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安装有松紧可调节的传送装置(5),所述桁架(2)下部安装有动力装置(6),两个所述侧板(3)一端安装有具有干燥功能的清灰装置(7),所述桁架(2)上部搭接有接料盒(8),且接料盒(8)位于传送带(503)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包括支撑腿(1)、桁架(2)和侧板(3),所述桁架(2)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所述桁架(2)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上安装有自动调节的流量控制装置(4),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安装有松紧可调节的传送装置(5),所述桁架(2)下部安装有动力装置(6),两个所述侧板(3)一端安装有具有干燥功能的清灰装置(7),所述桁架(2)上部搭接有接料盒(8),且接料盒(8)位于传送带(503)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4)包括下料斗(401)、滑槽(402)、闸板(403)、连接板(404)、气缸(405)和红外传感器(406),所述侧板(3)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401),所述下料斗(401)一侧面开设有滑槽(402),所述滑槽(402)内部滑动连接有闸板(403),所述闸板(403)远离下料斗(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4),所述侧板(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405),所述气缸(405)活动端与连接板(40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粮脱壳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5)包括第一传送轮(501)、第二传送轮(502)、传送带(503)、第一转轴(504)、第二转轴(505)、调节槽(506)、紧固座(507)和活动块(508),两个所述侧板(3)靠近下料斗(401)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04),所述第一转轴(5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侧板(3)远离下料斗(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家法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蜀景园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