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59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油站油气回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吸收罐、膜分离组件,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及控制系统,吸收罐的顶部有喷淋盘,吸收罐左右两侧分别与油气回收集液罐的出气端及真空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吸收罐的底部与回油罐相连通,吸收罐的顶部通过管路与膜分离组件的进气口相连通,膜分离组件的贫油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进气端相连通,膜分离组件的油烃出口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出气端并接后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的输入端相连通,采用高分子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真空解吸工艺技术,应用于加油站,可安全有效地进行废气处理,控制VOC有机物的排放,避免了单纯炭吸附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加油站油气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回收,是指将在生产、运输、装卸油品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油气收集起来,再通过吸收、吸附、冷凝等相关的技术手段,使之重新转化成液态的油品,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回收利用的目的。现有加油站在加油时,普遍存在油气外漏的问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油气资源,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加油站的油气挥发物经紫外线照射后,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形成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而加油站的地下储油罐和输油管泄露的汽油,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构成污染。传统的冷凝+吸附油气回收工艺需要将油气温度下降到-20°—40°,消耗的电量较大,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所以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改造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加油站内油气回收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本技术采用高分子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真空解吸工艺技术,应用于加油站,可安全有效地进行废气处理,控制VOC有机物的排放,避免了单纯炭吸附的弊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吸收罐、膜分离组件,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及控制系统;吸收罐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盘,喷淋盘的进口延伸到吸收罐外部与喷淋泵连接,喷淋泵进口与吸收液管路连通,吸收罐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与油气回收集液罐的出气端及真空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吸收罐的底部设置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油罐相连通,吸收罐的顶部设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膜分离组件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膜分离组件的贫油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进气端相连通,膜分离组件的油烃出口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出气端并接后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控制系统与喷淋泵、真空泵及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阀门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行。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再生组件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的顶部出气口分别与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的一端连通,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的另一端相互并接后与排空管相连通,第一排气阀与第一吸附罐的顶部出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吹扫阀,第二排气阀与第二吸附罐的顶部出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吹扫阀,第一吹扫阀和第二吹扫阀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消音器;所述第一吸附罐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一再生阀,第二吸附罐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进气阀和第二再生阀,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的另一端并接后与膜分离组件的贫油气体出口相连通,第一再生阀和第二再生阀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真空泵的输入端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膜分离组件的油烃出口与真空泵的输入端之间设置过滤器和压力表。进一步的,与空泵的输出端连通的吸收罐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挡风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增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的油气回收装置将压缩、吸收与膜分离、炭吸附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膜法油气回收工艺路线,以实现达标排放,极大的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经济性。2、本技术设置两个吸附罐交替吸附,以实现整套装置的连续运行。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打开,油气进入吸收罐,油气自下而上流进吸收罐进入膜分离组件。现场膜分离组件的数量与加油站实际油气产生量有关,根据高分子膜的特性汽油分子优先透过膜组件进入再生系统,为透过膜组件的油气经管路进入吸附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图中,1为吸收罐,2为喷淋盘,3为喷淋泵,4为膜分离组件,5为真空泵,6为过滤器,7为挡风板,8为第一吸附罐,9为第二吸附罐,10为第一排气阀,11为第二排气阀,12为排空管,13为第一吹扫阀,14为第二吹扫阀,15为消音器,16为第一进气阀,17为第一再生阀,18为第二进气阀,19为第二再生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吸收罐1、膜分离组件4,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及控制系统;吸收罐1是一个金属板焊接而成的柱形容器,其顶部设置有喷淋盘2,喷淋盘2的进口延伸到吸收罐1外部与喷淋泵3连接,喷淋泵3进口与吸收液管路连通,工作时,喷淋盘2可以喷出汽油液体。吸收罐1的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进气口分别与油气回收集液罐的出气端及真空泵5的输出端相连通,为防止发生两侧的气路冲突,在解析端入口处安装挡风板7,引导解析气流方向。在吸收罐1的底部设置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油罐相连通,吸收罐1的顶部设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膜分离组件4的进气口相连通。膜分离组件4的贫油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进气端相连通,膜分离组件4的油烃出口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出气端并接后通过管路与真空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膜分离组件4采用高分子膜,利用高分子膜对不同分子的通过率不同的特性对来自吸收罐1的油气进行分离处理。处理过的油烃分子,经真空泵5解析到吸收罐1进行处理。另一部分贫油气体经管路流向吸附罐。所述控制系统与喷淋泵3、真空泵5及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阀门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行。其主要用于控制现场设备、实时控制现场参数,并与上位机通信。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软件来控制现场泵、电动阀门、仪表等运行。为了更好的理解活性炭再生组件的工作原理,下面对其进行具体描述。活性炭再生组件包括第一吸附罐8和第二吸附罐9,第一吸附罐8和第二吸附罐9的顶部出气口分别与第一排气阀10和第二排气阀11的一端连通,第一排气阀10和第二排气阀11的另一端相互并接后与排空管12相连通,第一排气阀10与第一吸附罐8的顶部出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吹扫阀13,第二排气阀11与第二吸附罐9的顶部出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吹扫阀14,第一吹扫阀13和第二吹扫阀14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消音器15。第一吸附罐8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进气阀16和第一再生阀17,第二吸附罐9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进气阀18和第二再生阀19,第一进气阀16和第二进气阀18的另一端并接后与膜分离组件4的贫油气体出口相连通,第一再生阀17和第二再生阀19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真空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经过膜分离组件4的油气汽油浓度已经很低,这时再经过装有高品质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吸附罐,进行吸附,吸附完成的洁净空气经过排气管排放到大气中。达到系统设定的压力时后,系统开始启动,第一吸附罐8进行吸附作业,第一吸附罐8执行解析任务。解析时真空泵5启动,解析出的汽油液体,富油油气经国精密过滤器6经真空泵5进入吸收罐1,进行吸收。当达到系统规定的时间与压力后,第一吸附罐8停止吸附开始解析,第二吸附罐9停止解析,开始吸附,如此周而复始。下面以第一吸附罐8再生、第二吸附罐9吸附为例具体介绍工作过程。首先第二吸附罐9的第二进气阀18和第二排气阀11打开,与此同时第一吸附罐8的第一进气阀16和第一排气阀10关闭,待第一进气阀16和第一排气阀10关闭后,第一吸附罐8的第一再生阀17打开,待第一再生阀17开启后,真空泵5启动开始抽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罐(1)、膜分离组件(4),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及控制系统;/n吸收罐(1)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盘(2),喷淋盘(2)的进口延伸到吸收罐(1)外部与喷淋泵(3)连接,喷淋泵(3)进口与吸收液管路连通,吸收罐(1)的下部左右两侧设有进气口,分别与油气回收集液罐的出气端及真空泵(5)的输出端相连通,吸收罐(1)的底部设置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油罐相连通,吸收罐(1)的顶部设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膜分离组件(4)的进气口相连通;/n所述膜分离组件(4)的贫油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进气端相连通,膜分离组件(4)的油烃出口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出气端并接后通过管路与真空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n所述控制系统与喷淋泵(3)、真空泵(5)及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阀门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罐(1)、膜分离组件(4),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及控制系统;
吸收罐(1)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盘(2),喷淋盘(2)的进口延伸到吸收罐(1)外部与喷淋泵(3)连接,喷淋泵(3)进口与吸收液管路连通,吸收罐(1)的下部左右两侧设有进气口,分别与油气回收集液罐的出气端及真空泵(5)的输出端相连通,吸收罐(1)的底部设置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油罐相连通,吸收罐(1)的顶部设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膜分离组件(4)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膜分离组件(4)的贫油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进气端相连通,膜分离组件(4)的油烃出口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出气端并接后通过管路与真空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控制系统与喷淋泵(3)、真空泵(5)及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的阀门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再生组件包括第一吸附罐(8)和第二吸附罐(9),第一吸附罐(8)和第二吸附罐(9)的顶部出气口分别与第一排气阀(10)和第二排气阀(11)的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章源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