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5517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端子检测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包括端子机、压力传感器、压力管理器和终端机;所述端子机:用于压接端子;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端子机的底板上,用于实时采集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值;所述压力管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的采集的压力信号;终端机:与压力管理器通信互连,用于远程查看、控制压力管理器。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再通过压力管理器分析压力值变化的曲线,进而得出被检测端子的品质,若出现不良端子则停止端子机作业并报警,待工作人员重新调整好端子机后,再启动端子机,恢复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端子机指的是电线加工要用到的一种机器,它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打出来的端子不用焊接就能连,方便使用,端子机可以分类为全自动端子机、连剥带打端子机、超静音端子机、气动端子机、接线端子机、电脑线自动剥皮打端机、插针机端子机、金线端子机等。现有的端子机在压接的过程中,不能实时、准确的监测出端子的不良品,以及不能了解到端子机出现不良品的原因,而导致大量的不良端子流入到实际应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包括端子机、压力传感器、压力管理器和终端机;所述端子机:用于压接端子;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端子机的底板上,用于实时采集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值;所述压力管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的采集的压力信号,并对端子的压接过程的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出该端子的检测结果,所述压力管理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端子机的压接作业;所述终端机:与压力管理器通信互连,用于远程查看、控制压力管理器。优选的,所述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信号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波形: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构建时间-压力值波形;S2:计算基准波形:采集多个良品端子的时间-压力值波形,多个时间-压力值波形叠加并求平均值,得到基准波形;S3:设定公差:根据时间-压力值波形的波峰值计算公差,波峰值为压力最大点;S4:不良项判断:获取待检测端子时间-压力值波形,记为工作波形,计算相同时刻的工作波形与基准波形的差值,判断该差值与设定的公差的大小关系,若差值大于公差,则该待检测端子为不良端子,若差值小于或等于公差,则该待检测端子为良品端子。优选的,所述公差的计算方法具体为:获取端子的截面积S1,线缆导体的总截面积S2,单根芯线导体的截面积S3,缺少一根芯线导体的变化量V为:V=(S3/(S1+S2))*100%;则公差T为:T=(V-A)*(1-C);其中A为端子机自身的精度,C为误差补偿量,C的取值范围为10%~20%。优选的,所述压力管理器包括处理器、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接口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处理器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接口模块与处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处理器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端子机的控制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端子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压接模具,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压接模具和底板之间;位于压接模具上方的机体上设有压接刀片。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中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压力传感器放置在安装槽内,并套设在定位柱上;所述压接模具的下表面的中部设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个脚部均设有限位套,并在压接模具上设有与限位套相对应的限位孔。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内壁设有螺纹,且限位孔内设有一圈凸棱,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与限位套构成螺纹配合的螺栓。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贯通底板侧壁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下表面设有穿线槽,所述通槽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卡块,所述板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专利技术能的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再通过压力管理器分析压力值变化的曲线,进而得出被检测端子的品质,若出现不良端子则停止端子机作业并报警,待工作人员重新调整好端子机后,再启动端子机,恢复正常作业。压力管理器还可记录报警的波形及相关信息,既可以在压力管理器上查看,也可上传至终端机,可在终端机上远程查看压力管理的记录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系统整体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压力管理器的整体电路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时间-压力值波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拆除板体后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压接模具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底板局部截面图;图例说明:0、导线;1、底板;2、压接模具;3、压力传感器;4、安装槽;5、定位柱;6、定位槽;7、限位套;8、限位孔;9、凸棱;10、通槽;11、板体;12、穿线槽;13、卡块;14、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包括端子机、压力传感器3、压力管理器和终端机;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端子机的底板1上并实时采集所述端子机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压力管理器,所述压力管理器的输出端与端子机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终端机与压力管理器通信互连;其中,所述端子机:用于压接端子;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端子机的底板1上,用于实时采集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值;所述压力管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3的采集的压力信号,并对端子的压接过程的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出该端子的检测结果,所述压力管理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端子机的压接作业;所述终端机:与压力管理器通信互连,用于远程查看、控制压力管理器,终端机可以是PC机,在PC机上可以查看压力管理器的压力、工作等信息,同时可远程控制压力管理器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信号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波形:根据压力传感器3检测的压力值,构建时间-压力值波形,时间-压力值波形如图3所示;S2:计算基准波形:采集多个良品端子的时间-压力值波形,多个时间-压力值波形叠加并求平均值,得到基准波形;S3:设定公差:根据时间-压力值波形的波峰值计算公差,波峰值为压力最大点;S4:不良项判断:获取待检测端子时间-压力值波形,记为工作波形,计算相同时刻的工作波形与基准波形的差值,判断该差值与设定的公差的大小关系,若差值大于公差,则该待检测端子为不良端子,若差值小于或等于公差,则该待检测端子为良品端子。在本实施例中,基准波形可划为面积范围、波峰值、缺芯线三个特征部分,面积范围:根据压接时间与曲线变化图的关系,面积范围为波峰值压力90%之前的区域,该部分没有开始压紧芯线,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刀片卷曲端子,以及铆合绝缘层所产生,该区域可用于判定端子本身不良以及绝缘层压接不良等项目。波峰值:波形压力曲线最大点(也称为下死点),此点是端子压接最紧的时候(决定了端子压接高度、拉力),此时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压紧芯线时产生。同时此点的压力大小也能反映出端子压接高度的变化,用以判定芯线和压接高度变化产生的不良项目。缺芯线:将判定范围内的基准波形和工作波形之间的差值的合计值,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机、压力传感器(3)、压力管理器和终端机;/n所述端子机:用于压接端子;/n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端子机的底板(1)上,用于实时采集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值;/n所述压力管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3)的采集的压力信号,并对端子的压接过程的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出该端子的检测结果,所述压力管理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端子机的压接作业;/n所述终端机:与压力管理器通信互连,用于远程查看、控制压力管理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机、压力传感器(3)、压力管理器和终端机;
所述端子机:用于压接端子;
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端子机的底板(1)上,用于实时采集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值;
所述压力管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3)的采集的压力信号,并对端子的压接过程的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出该端子的检测结果,所述压力管理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端子机的压接作业;
所述终端机:与压力管理器通信互连,用于远程查看、控制压力管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压接过程中的压力信号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波形:根据压力传感器(3)检测的压力值,构建时间-压力值波形;
S2:计算基准波形:采集多个良品端子的时间-压力值波形,多个时间-压力值波形叠加并求平均值,得到基准波形;
S3:设定公差:根据时间-压力值波形的波峰值计算公差,波峰值为压力最大点;
S4:不良项判断:获取待检测端子时间-压力值波形,记为工作波形,计算相同时刻的工作波形与基准波形的差值,判断该差值与设定的公差的大小关系,若差值大于公差,则该待检测端子为不良端子,若差值小于或等于公差,则该待检测端子为良品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智能网络端子压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的计算方法具体为:获取端子的截面积S1,线缆导体的总截面积S2,单根芯线导体的截面积S3,缺少一根芯线导体的变化量V为:
V=(S3/(S1+S2))*100%;
则公差T为:T=(V-A)*(1-C);其中A为端子机自身的精度,C为误差补偿量,C的取值范围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智能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丰吴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慕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