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扩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43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扩嘴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螺套,所述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反向的第二螺纹,所述螺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结构,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扩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扩嘴器。
技术介绍
扩嘴器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玩具,尤其是结婚期间用以逗乐嘉宾,活跃气氛。目前,现有的扩嘴器主要包括U形杆以及固定于U形杆两端的本体。本体呈U形设置,在中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用于与两侧嘴角匹配。由于U形杆以及本体均采用塑料制成,弹性较低,儿童力气较小,使用和卸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扩嘴器,通过旋转螺套,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往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到便于使用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扩嘴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螺套,所述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反向的第二螺纹,所述螺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向旋转螺套,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传导,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继而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便于从嘴上取下;将螺套反向旋转,同理,即可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将嘴角撑开,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嘴巴的效果,极大提升实用性;并且,通过杠杆原理,能够便于使儿童转动螺套,以便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套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槽的设置能够提升手部与螺套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便于转动螺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套上绕设有复位绳,所述的第一连杆上固定有连接套,所述的复位绳远离螺套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套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向旋转螺套,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靠近,继而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置于嘴上,通过拉动复位绳,即可使螺套反向旋转,继而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将嘴角撑开,达到进一步便于使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绳远离螺套的一端固定有拉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块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便于拉动复位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能够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施加往相互远离的弹力,继而能够增加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螺套之间的摩擦力,使螺套不易随意旋转,增加螺纹自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正向旋转螺套,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传导,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继而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便于从嘴上取下;将螺套反向旋转,同理,即可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将嘴角撑开,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嘴巴的效果,极大提升实用性;并且,通过杠杆原理,能够便于使儿童转动螺套,以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第一本体;12、第二本体;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3、螺套;41、第一螺杆;42、第二螺杆;5、防滑槽;6、复位绳;61、连接套;7、拉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扩嘴器,包括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螺套3。第一连杆21一端与第一本体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2铰接;第二连杆22远离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第二本体12连接。在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第一连杆21上铰接有第一螺杆41;在第二连杆22上铰接有第二螺杆42。在第一螺杆4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在第二连杆22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反向的第二螺纹。螺套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上。在螺套3正向旋转时,第一螺杆41与第二螺杆42能够往相互靠近方向移动,同理,在螺套3反向旋转时,即可使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为了便于实现螺套3旋转,在螺套3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槽5。在螺套3上绕设有复位绳6,在第一连杆21上固定有连接套61,复位绳6远离螺套3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套61中。在复位绳6远离螺套3的下端固定有拉块7。综上所述,使用时,将螺套3正向旋转,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2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通过杠杆原理以及防滑槽5的设置,能够便于实现儿童用手指带动螺套3旋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继而能够将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置于牙齿前方。向下拉动复位绳6,螺套3反向旋转,即可使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将嘴角撑开。并且,通过控制拉动复位绳6长度,即可控制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嘴巴的儿童,极大提升实用性。在使用完毕之后,将螺套3正向旋转,即可使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再次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便于从嘴上取下,操作简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扩嘴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螺套,所述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反向的第二螺纹,所述螺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扩嘴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螺套,所述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反向的第二螺纹,所述螺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扩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春央倪立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旭意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