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31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插管头部上设有位于插管体的延长线上的端头部,插管头部连接有被插管体笼罩的充气接头,所述的插管体包括与充气接头对接的内管体和与插管头部固定的外管体,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且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血流通道,外管体上设有靠近插管头部设置的导流孔,所述的插管头部为充气后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端头部上设有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在进行心肺复苏质量的同时,将插管头部和插管体插入患者的血管内,并且当进行充入氧气后气囊体撑开,从而扩张血管的局部,促进血液的流通,并且同时能够向血液中打入氧气,从而满足血液的氧气饱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对血液进行融氧的带气囊阻隔的插管。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的严重创伤、溺水、电击伤等意外事件也会导致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从而导致导致患者排血停止,因此需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从而使患者的血液能够顺畅的流动,目前在院前急救措施中,人工循环、人工呼吸、人工除颤等均属于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措施,上所措施均可支持患者呼吸恢复正常,但是只有在心脏恢复跳动后,使患者能够进行有效呼吸后才能够实现氧气与血液的融合,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的使血液与氧气融合的带气囊阻隔的插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由插管头部和插管体组成,其结构要点是,插管头部上设有位于插管体的延长线上的端头部,插管头部连接有被插管体笼罩的充气接头,所述的插管体包括与充气接头对接的内管体和与插管头部固定的外管体,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且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血流通道,外管体上设有靠近插管头部设置的导流孔,所述的插管头部为充气后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端头部上设有出气孔。进一步的,端头部上的出气孔的孔径小于充气接头的直径。进一步的,气囊体的表面设有突出体,突出体呈半球形设置且突出体围绕气囊体的中心轴线设置。进一步的,导流孔为条形孔或圆形孔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的,插管体的端部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外管体的端部之间密封。进一步的,外管体上设有靠近进气接头设置的回流管头,回流管头与血流通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在进行心肺复苏质量的同时,将插管头部和插管体插入患者的血管内,并且当进行充入氧气后气囊体撑开,从而扩张血管的局部,促进血液的流通,并且同时能够向血液中打入氧气,从而满足血液的氧气饱和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插管头部,2-插管体,3-端头部,4-充气接头,5-内管体,6-外管体,7-血流通道,8-导流孔,9-出气孔,10-进气接头,11-回流管头,12-突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由插管头部1和插管体2组成,所述的插管头部1上设有位于插管体2的延长线上的端头部3,插管头部1连接有被插管体2笼罩的充气接头4,所述的插管体2包括与充气接头4对接的内管体5和与插管头部1固定的外管体6,内管体5位于外管体6内且内管体5与外管体6之间形成血流通道7,外管体6上设有靠近插管头部1设置的导流孔8,所述的插管头部1为充气后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端头部3上设有出气孔9,而插管体2的端部设有进气接头10,进气接头10与外管体6的端部之间密封,通过进气接头10连接用于输入氧气的装置,从而使氧气由内管体5进入至气囊体内,而且由于进气接头10与外管体6的端部之间密封,并且外管体6上设有靠近进气接头10设置的回流管头11,所以在血液回流的过程中,能够由回流管头11流出,在使用时,将未充气的气囊体由血管内插入后,对气囊体内进行充气,从而使气囊体开始膨胀,此时血管中的血液受到气压的影响,将由导流孔8进入血流通道7内,由于外管体6上设有靠近进气接头10设置的回流管头11,回流管头11与血流通道7连通,所以在血流通道7内的血液将会由回流管头11流出后,通过一根两端分别插入血管和与回流管头11对接的回流管,使血液重新流回体内,从而实现血液循环,而端头部3上的出气孔9的孔径小于充气接头4的直径,由于氧气的排出量小于进入量,所以能够实现气囊体的膨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氧气输入时,需要采用间断式输入的方式,避免出现气囊体的过度膨胀和氧气输入压力过大的情况,当氧气由出气孔9进入血管内后,能够增加血液的含氧饱和度,有益于心脏的复苏,而气囊体的表面设有突出体12,突出体12呈半球形设置且突出体围绕气囊体的中心轴线设置,能够避免气囊体在膨胀后将血管的局部进行完全的封堵,从而能够使血液进行流通。另外,导流孔8为条形孔或圆形孔中的一种或两种,导流孔8的选择将会影响到血液的回流速度,所以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慎重选择不同形状的导流孔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由插管头部和插管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头部上设有位于插管体的延长线上的端头部,插管头部连接有被插管体笼罩的充气接头,所述的插管体包括与充气接头对接的内管体和与插管头部固定的外管体,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且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血流通道,外管体上设有靠近插管头部设置的导流孔,所述的插管头部为充气后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端头部上设有出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由插管头部和插管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头部上设有位于插管体的延长线上的端头部,插管头部连接有被插管体笼罩的充气接头,所述的插管体包括与充气接头对接的内管体和与插管头部固定的外管体,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且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血流通道,外管体上设有靠近插管头部设置的导流孔,所述的插管头部为充气后膨胀的气囊体,所述的端头部上设有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阻隔的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头部上的出气孔的孔径小于充气接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忠良谢斌沈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龙莱富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