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217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配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推板,第一推板的底面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第一推板的侧面等距离的铰接有三个第一连杆,第一推板的底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推板和第一固定板的端面均呈圆形,第一固定板的侧面等距离的设有三个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均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转动柱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转动柱上的两个第二连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柱,第一连杆的一端均与相对应的第三转动柱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将钢管与钢管套拧在一起和对钢管外壁的凹陷处进行修复,保证钢管的坚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配结构,尤其是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都是由工人们先搭建脚手架,即先建立起高楼的外部支架,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在模块化建筑中,在搭建脚手架的初期,也就是在搭建底层地面支架时,一般耗时较长,地面支架的底端都套设有钢管套,钢管套与钢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一起,工人们需要先将钢管与钢管拧在一起,然后再搭建支架,而钢管和钢管套拧起来较为麻烦,耗时较长,若能制造出一种专门用于拧钢管与钢管套的装配结构,将会大大的缩短工期,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包括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底面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第一推板的侧面等距离的铰接有三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推板的底侧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一固定板的端面均呈圆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推板(3),所述第一推板(3)的底面开设有圆形凹槽(35),所述圆形凹槽(35)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36),所述第一推板(3)的侧面等距离的铰接有三个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推板(3)的底侧设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推板(3)和第一固定板(5)的端面均呈圆形;/n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侧面等距离的设有三个第一转动柱(6),所述第一转动柱(6)均与第一固定板(5)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一转动柱(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一转动柱(6)上的两个第二连杆(8)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柱(10),三个所述第一连杆(4)分别与三个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推板(3),所述第一推板(3)的底面开设有圆形凹槽(35),所述圆形凹槽(35)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36),所述第一推板(3)的侧面等距离的铰接有三个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推板(3)的底侧设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推板(3)和第一固定板(5)的端面均呈圆形;
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侧面等距离的设有三个第一转动柱(6),所述第一转动柱(6)均与第一固定板(5)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一转动柱(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一转动柱(6)上的两个第二连杆(8)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柱(10),三个所述第一连杆(4)分别与三个第三转动柱(1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均与相对应的第三转动柱(1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柱(6)与第三转动柱(10)之间均通过第二转动柱(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7)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均分别与相应的两个第二连杆(8)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5)远离第一推板(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29),所述第二固定板(29)的端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固定板(29)的侧面等距离的固定连接有三个矩形板,三个所述矩形板分别与三个第一转动柱(6)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29)之间设有三个第一转动杆(11),三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1)分别与三个矩形板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转动杆(11)与第二固定板(29)靠近第一固定板(5)的一侧的夹角范围为60°~80°,三个第一转动杆(1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固定板(29)远离第一固定板(5)的一侧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8),三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1)分别与三个第一转动柱(6)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11)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0),所述转动盘(30)均位于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29)之间;
所述第一螺纹柱(28)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26),三个所述连接块(2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面固定块(27);
三个所述矩形板远离第一固定板(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22),所述矩形板上的两个第一支撑杆(22)均分别位于相应的第一螺纹柱(28)的两侧,所述连接块(26)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2)之间并与两个第一支撑杆(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2)远离矩形板的一端设有支撑板(23),所述第一支撑杆(22)均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板上的两个第一支撑杆(22)之间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富贵王俊李申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