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20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包括瓶体、灌肠管和收集袋,瓶体内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活塞和可使活塞复位的复位弹簧,活塞顶部上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顶端穿过瓶体,套筒底部上设置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套筒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出液端穿过瓶体并与灌肠管的进液端拆卸式连接,且在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灌肠管上设有堵头和导液管,导液管的出液端与收集袋连通,且导液管上设置有止水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瓶体、灌肠管和收集袋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了医护人员不能够定量灌入灌肠液、灌肠术疗效较差和收集排泄物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灌肠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灌肠术是常规的护理工作之一,它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灌肠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的目的。目前,传统的灌肠方式是利用灌肠装置连接的灌肠管通过肛门插入直肠、结肠等部位,灌肠液(如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开塞露、生理盐水+白醋、生理盐水+乳果糖等)通过灌肠管缓缓地灌入肠道,帮助患者排出粪便、积存的气体、血液等排泄物;但在灌肠操作中,医护人员很难把握灌入定量的灌肠液,且传统的灌肠装置不具备对灌肠后的排泄物进行收集的功能,当灌肠管拔出后,易导致灌肠液和排泄物从患者的肛门处外溢,污染床单、衣服等区域,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致使灌肠术治疗后出现负面影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通过瓶体、灌肠管和收集袋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了医护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灌肠液的瓶体、灌肠管和收集袋,所述瓶体内固定设置有竖向的套筒,套筒内由下至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活塞,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筒底部、活塞底部连接,活塞上设置有竖向活塞杆,活塞杆顶端穿过瓶体,套筒底部上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套筒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出液端与灌肠管的进液端拆卸式连接,且在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灌肠管上设置有堵头和导液管,导液管的出液端与收集袋连通,且导液管上设置有止水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灌肠液的瓶体、灌肠管和收集袋,所述瓶体内固定设置有竖向的套筒,套筒内由下至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活塞,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筒底部、活塞底部连接,活塞上设置有竖向活塞杆,活塞杆顶端穿过瓶体,套筒底部上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套筒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出液端与灌肠管的进液端拆卸式连接,且在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灌肠管上设置有堵头和导液管,导液管的出液端与收集袋连通,且导液管上设置有止水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医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外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梅兰陈菊梅王微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