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旭军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20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侧构件、安装座和构件板,所述构件板位于外侧构件的中间,且所述构件板两侧与外侧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构件安装在安装座之间,所述构件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设置有中部隔离吸音板,所述构件板内部位于中部隔离吸音板两侧安装有被动降噪吸音管,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均匀分布在构件板内部,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之间设置有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解决了需要降噪好的效果就需要加厚墙体的问题,有效的抵消外界噪音污染,保证隔离板内侧不受噪音的干扰,降噪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06月03日,申请号为CN202010496732.X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为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工地房是民工的生活居所,现有的工地方结构过于简单,没有降噪功能,如果工地在夜间施工,那对于没有轮到夜班的人员无疑是一种伤害,施工时的噪音将严重影响民工的睡眠,也影响了他们第二天上班时的工作状态。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669127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降噪工地房建筑结构,侧墙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层面板、消音板、内层面板,消音板上布满小孔,内层面板和消音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中放有两层呈波形的铁丝网,铁丝网和外层面板之间形成若干空腔,铁丝网和消音板之间也形成若干空腔,两层铁丝网中间填充有陶瓷棉,效阻止噪音传入该工地房的内部,减少了噪音污染。这种降噪工地房建筑结构和常见的降噪建筑结构一样,需要降噪好的效果就需要加厚墙体,没有一种建筑构件可以根据外界空气流和噪音流进行被动降噪。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需要降噪好的效果就需要加厚墙体,不能根据外界空气流和噪音流进行被动降噪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侧构件、安装座和构件板,所述构件板位于外侧构件的中间,且所述构件板两侧与外侧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构件安装在安装座之间,所述构件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设置有中部隔离吸音板,所述构件板内部位于中部隔离吸音板两侧安装有被动降噪吸音管,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均匀分布在构件板内部,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之间设置有空隙,且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内壁设置有吸音棉板,所述吸音棉板内部开设有透孔,当内部的被动降噪吸音管无法完全抵消外部噪音的时候,或者当外界空气流或者噪音流无法激活内部的被动降噪吸音管工作时,位于构件板内部设置了中部隔离吸音板和吸音棉板可以将产生的低噪音给隔离吸收,并且配合内部填充的吸音棉还可以吸收内部共振的噪音,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底部设置有防水底板,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位于防水底板上方设置有隔离防水板,用来隔离底部水汽,和价格两侧边板之间的联系,加固定位。优选的,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包括管体和管体安装件,所述管体安装件位于管体两端,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内部设置有音管腔,所述音管腔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主降噪音频弹片和辅助降噪音频弹片,所述音管腔中部位于主降噪音频弹片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吸音棉柱,位于进入音管腔内部还设置有吸音棉柱用于吸音,可以将内部降噪音频弹片震动产生的共振音频给吸收,防止空气流余流共振产生噪音,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边侧位于主降噪音频弹片的一侧开设有空气流进口,空气流从外侧板的空气流进口进入,穿过空气流内槽进入构件板内部,被动降噪吸音管的空气流进口安装靠近空气流进口的一侧,空气流从空气流进口进入音管腔内部,预先吹动主降噪音频弹片,空气流继续前进吹动辅助降噪音频弹片,主降噪音频弹片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发生震动,产品声波回弹,将外侧过来的噪音流抵消。优选的,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边侧位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的一侧开设有空气外排口。优选的,所述管体内部顶端开设有空气流过道腔,所述空气流过道腔的进口位于空气流进口的一侧,所述空气流过道腔的排口位于空气外排口的一侧,且所述空气流过道腔的排口位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的上方,进入音管腔内部的空气,一部分顺着主降噪音频弹片的导流板进入音管腔,另一部分的空气流注入上方的空气流过道腔,从空气流过道腔的排出口排入音管腔,并带动辅助降噪音频弹片发生震动,空气流完成对内部降噪音频弹片震动之后从空气外排口排出,防止空气流累积发生共振。优选的,所述外侧板外侧开设有空气流通口,所述外侧板内部设置有空气流内槽。优选的,所述内侧板内部两侧设置有隔离外板,所述内侧板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降噪吸音保温层,所述降噪吸音保温层位于隔离外板之间,配合内部填充的吸音棉还可以吸收内部共振的噪音,并且可以起到保温隔离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外侧构件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外侧构件内壁与加强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加强筋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减少应力集中,有效的吸收内部应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能。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螺栓与外侧构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主降噪音频弹片位于空气流进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有效的导流外部的空气流,使得空气流按照预先设置的轨迹进入音管腔,使得降噪音频弹片更好的工作,抵消外界噪音污染。(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被动降噪吸音管通过外界空气流产品声波回弹,将外侧过来的噪音流抵消,有效的抵消外界噪音污染,保证隔离板内侧不受噪音的干扰,降噪效果更好。(二)、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中部隔离吸音板和吸音棉板可以将产生的低噪音给隔离吸收,并且配合内部填充的吸音棉还可以吸收内部共振的噪音。(三)、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空气流在完成降噪音频弹片抵消降噪之后还可以防止空气流累积发生共振。(四)、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构件板不仅可以吸收内部共振的噪音,还可以起到保温隔离的目的。(五)、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可以将内部降噪音频弹片震动产生的共振音频给吸收,防止空气流余流共振产生噪音。(六)、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有效的导流外部的空气流,使得空气流按照预先设置的轨迹进入音管腔,使得降噪音频弹片更好的工作,抵消外界噪音污染。(七)、该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减少应力集中,有效的吸收内部应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构件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侧构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侧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被动降噪吸音管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被动降噪吸音管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主降噪音频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侧构件、2安装座、3构件板、31内侧板、32外侧板、33中部隔离吸音板、34被动降噪吸音管、341管体、342管体安装件、343空气流进口、344音管腔、345主降噪音频弹片、346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7吸音棉柱、348空气外排口、349空气流过道腔、35吸音棉板、36空气流通口、37防水底板、38隔离防水板、39空气流内槽、310降噪吸音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包括外侧构件(1)、安装座(2)和构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板(3)位于外侧构件(1)的中间,且所述构件板(3)两侧与外侧构件(1)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构件(1)安装在安装座(2)之间,所述构件板(3)包括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所述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之间设置有中部隔离吸音板(33),所述构件板(3)内部位于中部隔离吸音板(33)两侧安装有被动降噪吸音管(34),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均匀分布在构件板(3)内部,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之间设置有空隙,且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内壁设置有吸音棉板(35),所述吸音棉板(35)内部开设有透孔,所述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底部设置有防水底板(37),所述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之间位于防水底板(37)上方设置有隔离防水板(38);/n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包括管体(341)和管体安装件(342),所述管体安装件(342)位于管体(341)两端,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内部设置有音管腔(344),所述音管腔(344)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主降噪音频弹片(345)和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所述音管腔(344)中部位于主降噪音频弹片(345)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吸音棉柱(347),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边侧位于主降噪音频弹片(345)的一侧开设有空气流进口(343);/n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边侧位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的一侧开设有空气外排口(348);/n所述管体(341)内部顶端开设有空气流过道腔(349),所述空气流过道腔(349)的进口位于空气流进口(343)的一侧,所述空气流过道腔(349)的排口位于空气外排口(348)的一侧,且所述空气流过道腔(349)的排口位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的上方;/n所述外侧板(32)外侧开设有空气流通口(36),所述外侧板(32)内部设置有空气流内槽(39);/n所述内侧板(31)内部两侧设置有隔离外板(311),所述内侧板(3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降噪吸音保温层(310),所述降噪吸音保温层(310)位于隔离外板(311)之间;/n所述外侧构件(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板(4),所述外侧构件(1)内壁与加强筋板(4)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加强筋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气流动被动降噪的建筑构件板,包括外侧构件(1)、安装座(2)和构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板(3)位于外侧构件(1)的中间,且所述构件板(3)两侧与外侧构件(1)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构件(1)安装在安装座(2)之间,所述构件板(3)包括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所述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之间设置有中部隔离吸音板(33),所述构件板(3)内部位于中部隔离吸音板(33)两侧安装有被动降噪吸音管(34),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均匀分布在构件板(3)内部,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之间设置有空隙,且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内壁设置有吸音棉板(35),所述吸音棉板(35)内部开设有透孔,所述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底部设置有防水底板(37),所述内侧板(31)与外侧板(32)之间位于防水底板(37)上方设置有隔离防水板(38);
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包括管体(341)和管体安装件(342),所述管体安装件(342)位于管体(341)两端,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内部设置有音管腔(344),所述音管腔(344)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主降噪音频弹片(345)和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所述音管腔(344)中部位于主降噪音频弹片(345)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吸音棉柱(347),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边侧位于主降噪音频弹片(345)的一侧开设有空气流进口(343);
所述被动降噪吸音管(34)边侧位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的一侧开设有空气外排口(348);
所述管体(341)内部顶端开设有空气流过道腔(349),所述空气流过道腔(349)的进口位于空气流进口(343)的一侧,所述空气流过道腔(349)的排口位于空气外排口(348)的一侧,且所述空气流过道腔(349)的排口位于辅助降噪音频弹片(346)的上方;
所述外侧板(32)外侧开设有空气流通口(36),所述外侧板(32)内部设置有空气流内槽(39);
所述内侧板(31)内部两侧设置有隔离外板(311),所述内侧板(3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降噪吸音保温层(310),所述降噪吸音保温层(310)位于隔离外板(311)之间;
所述外侧构件(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旭军
申请(专利权)人:倪旭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