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建筑业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框架结构能够整体工作,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的可靠连接非常关键,传统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现浇,节点区域受力钢筋连续布置,只要配置合理的钢筋,一般不会出现构件之间连接的破坏,但是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连接处的施工定位不容易,因此降低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而言,构件的连接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是整个结构能否发挥设计功能的关键所在,而通常预制结构连接处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较差,容易成为结构体系中的薄弱部位,从而对整个预制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威胁。为此,专利文献CN110130527B公布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其包括墙板、两个柱体、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二梁体、第一梁体和两个柱体围成用于嵌装墙板的框架;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另一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开口相背设置的第一冷弯型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包括预制结构柱和预制结构梁,所述预制结构柱包括立柱、所述预制结构梁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立柱可分为下柱和上柱,所述横梁可分为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纵梁可分为前纵梁和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切面为正方形,其正方形的上端面上设有四根定位柱,其中两根定位柱直接生成在正方形端面上的一条对角线边端的对角位置,称为边柱;另外两根定位柱直接生成在正方形端面上的另一条对角线上且其具体位置离对角线中点的距离为对角线长度的10%-30%,该两根定位柱称为芯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同样设有四根定位柱,其边柱与芯柱的位置相对于上端旋转移动90°;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包括预制结构柱和预制结构梁,所述预制结构柱包括立柱、所述预制结构梁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立柱可分为下柱和上柱,所述横梁可分为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纵梁可分为前纵梁和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切面为正方形,其正方形的上端面上设有四根定位柱,其中两根定位柱直接生成在正方形端面上的一条对角线边端的对角位置,称为边柱;另外两根定位柱直接生成在正方形端面上的另一条对角线上且其具体位置离对角线中点的距离为对角线长度的10%-30%,该两根定位柱称为芯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同样设有四根定位柱,其边柱与芯柱的位置相对于上端旋转移动90°;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切面均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高为正方形边长的50%-150%,长方形的宽等于正方形边长的20%-70%,在所述横梁或纵梁的边端的端面上,以长方形端面的高为基础,将端面的从上到下平均预分为四等份;;该四等份分别称为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在所述横梁上,其中一端的第一端面直接向外生成第一定位片,另一端的第四端面直接向外生成第四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伸出长度等于长方形的宽;在所述纵梁上,其中一端的第二端面直接向外生成第二定位片,另一端的第三端面直接向外生成第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伸出长度等于长方形的宽;各个所述定位片上均挖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定位孔,该定位孔的位置和大小与芯柱的位置和大小相匹配;在定位片与横梁或纵梁的梁身的结合部的梁身边缘部位特别划定一个区位,称为梁枕,梁枕的长度等于立柱端面上边柱的正方形切面的边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端的四根定位柱与立柱下端的四根定位柱的方位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的切面为正方形,芯柱的切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柱梁框架及其套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切面上的长方形的高等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等于正方形边长减去两个边柱的切面上的边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红,刘孟香,陈光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心乐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