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柜本体、位于该消毒柜本体内部的放置板和承接板,所述消毒柜本体纵向设置有两组消毒室,两组所述消毒室一侧面内壁均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玻璃门,且防护玻璃门一侧面设置有把手,两组所述消毒室内均水平架接有放置板,两组所述消毒室内且位于该消毒柜本体的两侧内壁均纵向开设有行程槽,两组行程槽内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杆,两组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与该消毒柜本体的行程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定位杆周侧均纵向贯穿连接有L升降块。该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增加可调结构,便于放置板的高度调节,且具有定位功能,防止升降倾斜,满足不同高度器械的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中医针灸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器械清洗消毒的程序哑光是消毒、清洗、干燥、灭菌。由于化学消毒对金属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通常选用物理消毒法:如煮沸、高压蒸汽、干热、紫外线、微波等。其中高压灭菌或干热法最好,针刺必须严格注意消毒灭菌。应用针刺必须严格注意消毒灭菌,针灸医疗器械消毒普遍采用消毒柜进行消毒,现有的消毒柜内一般安装有多组放置板,但是这些放置板在调节高度时,一般需要抽出放置板,再次插入(如冰箱的玻璃板),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放置板上的工具滑落,从而导致高度调节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柜本体、位于该消毒柜本体内部的放置板和承接板;所述消毒柜本体呈矩形结构,且所述消毒柜本体纵向设置有两组消毒室,两组所述消毒室一侧面内壁均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玻璃门,且防护玻璃门一侧面设置有把手;两组所述消毒室内均水平架接有放置板,两组所述消毒室内且位于该消毒柜本体的两侧内壁均纵向开设有行程槽,两组行程槽内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杆,两组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与该消毒柜本体的行程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定位杆周侧均纵向贯穿连接有L升降块,两组所述L升降块相背一侧面均呈拱形面结构,所述放置板位于两组该L升降块顶端面,所述L升降块一侧内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与该定位杆固定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L升降块相对一侧面底侧之间焊接有该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呈十字杆件结构,所述承接板和L升降块顶端面均粘接有N组橡胶防滑垫,所述放置板位于该承接板和两组L升降块正上方。优选的,所述消毒柜本体底端面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消毒柜本体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面四角均纵向连接有螺纹套,四组螺纹套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杆,四组所述调节螺栓杆底端面均螺纹连接有橡胶支撑块。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端面四角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柱,而所述消毒柜本体底端面四角均纵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该定位孔配合卡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端面粘接有橡胶减震垫,且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均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该消毒柜本体底端面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通过设置行程槽、定位杆、L升降块、放置板和第一紧固螺栓,L升降块在定位杆周侧纵向升降,调节L升降块的位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进行固定,使得对放置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与传统结构相比,增加可调结构,便于放置板的高度调节,且具有定位功能,防止升降倾斜,满足不同高度器械的放置;通过设置支撑板、承接板和橡胶防滑垫,承接板和橡胶防滑垫对放置板进行支撑,且受力均匀,增加放置板的稳固性,且支撑板对消毒柜本体进行支撑,提高设备使用稳固性;该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增加可调结构,便于放置板的高度调节,且具有定位功能,防止升降倾斜,满足不同高度器械的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L升降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板主视图。图中:1消毒柜本体、2放置板、3消毒室、4支撑板、5万向轮、6承接板、7橡胶防滑垫、8L升降块、9定位杆、10第一紧固螺栓、11调节螺栓杆、12橡胶支撑块、13定位柱、14定位孔、15第二紧固螺栓、16橡胶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柜本体1、位于该消毒柜本体1内部的放置板2和承接板6;所述消毒柜本体1呈矩形结构,且所述消毒柜本体1纵向设置有两组消毒室3,两组所述消毒室3一侧面内壁均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玻璃门,且防护玻璃门一侧面设置有把手;两组所述消毒室3内均水平架接有放置板2,两组所述消毒室3内且位于该消毒柜本体1的两侧内壁均纵向开设有行程槽,两组行程槽内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杆9,两组所述定位杆9的两端均与该消毒柜本体1的行程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定位杆9周侧均纵向贯穿连接有L升降块8,两组所述L升降块8相背一侧面均呈拱形面结构,所述放置板2位于两组该L升降块8顶端面,所述L升降块8一侧内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0与该定位杆9固定连接,L升降块8在定位杆9周侧纵向升降,调节L升降块8的位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0进行固定,使得对放置板2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具体的,两组所述L升降块8相对一侧面底侧之间焊接有该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呈十字杆件结构,所述承接板6和L升降块8顶端面均粘接有N组橡胶防滑垫7,所述放置板2位于该承接板6和两组L升降块8正上方,承接板6和橡胶防滑垫7对放置板2进行支撑,且受力均匀,增加放置板2的稳固性。具体的,所述消毒柜本体1底端面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5,所述消毒柜本体1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端面四角均纵向连接有螺纹套,四组螺纹套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杆11,四组所述调节螺栓杆11底端面均螺纹连接有橡胶支撑块12,支撑板4对消毒柜本体1进行支撑,手动旋拧调节螺栓杆11在螺纹套内纵行移动,带动橡胶支撑块12进行支撑,提高设备使用稳固性。具体的,所述支撑板4顶端面四角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柱13,而所述消毒柜本体1底端面四角均纵向开设有定位孔14,所述定位柱13与该定位孔14配合卡接,定位柱13与定位孔14配合使用,对支撑板4进行定位。具体的,所述支撑板4顶端面粘接有橡胶减震垫16,且所述支撑板4的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均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5与该消毒柜本体1底端面连接。使用方法,该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手动调节L升降块8在定位杆9周侧纵向升降,调节L升降块8的位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0进行固定,承接板6和橡胶防滑垫7对放置板2进行支撑,增加放置板2的稳固性,支撑板4对消毒柜本体1进行支撑,手动旋拧调节螺栓杆11在螺纹套内纵行移动,带动橡胶支撑块12进行支撑,定位柱13与定位孔14配合使用,对支撑板4进行定位,橡胶减震垫16对消毒柜本体1进行支撑减震,而第二紧固螺栓15对消毒柜本体1进行连接固定。该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增加可调结构,便于放置板的高度调节,且具有定位功能,防止升降倾斜,满足不同高度器械的放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柜本体(1)、位于该消毒柜本体(1)内部的放置板(2)和承接板(6);/n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柜本体(1)呈矩形结构,且所述消毒柜本体(1)纵向设置有两组消毒室(3),两组所述消毒室(3)一侧面内壁均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玻璃门,且防护玻璃门一侧面设置有把手;/n两组所述消毒室(3)内均水平架接有放置板(2),两组所述消毒室(3)内且位于该消毒柜本体(1)的两侧内壁均纵向开设有行程槽,两组行程槽内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杆(9),两组所述定位杆(9)的两端均与该消毒柜本体(1)的行程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定位杆(9)周侧均纵向贯穿连接有L升降块(8),两组所述L升降块(8)相背一侧面均呈拱形面结构,所述放置板(2)位于两组该L升降块(8)顶端面,所述L升降块(8)一侧内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0)与该定位杆(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柜本体(1)、位于该消毒柜本体(1)内部的放置板(2)和承接板(6);
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柜本体(1)呈矩形结构,且所述消毒柜本体(1)纵向设置有两组消毒室(3),两组所述消毒室(3)一侧面内壁均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玻璃门,且防护玻璃门一侧面设置有把手;
两组所述消毒室(3)内均水平架接有放置板(2),两组所述消毒室(3)内且位于该消毒柜本体(1)的两侧内壁均纵向开设有行程槽,两组行程槽内均纵向设置有定位杆(9),两组所述定位杆(9)的两端均与该消毒柜本体(1)的行程槽固定焊接,两组所述定位杆(9)周侧均纵向贯穿连接有L升降块(8),两组所述L升降块(8)相背一侧面均呈拱形面结构,所述放置板(2)位于两组该L升降块(8)顶端面,所述L升降块(8)一侧内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0)与该定位杆(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L升降块(8)相对一侧面底侧之间焊接有该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呈十字杆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深海,杨宏建,
申请(专利权)人: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