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14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涉及桥梁建造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驱动件驱动其升降,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箱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也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其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过程只需伺服电机启动即可,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现场制作进行支撑,缩短工期时间,并且还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箱梁进行临时支撑,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造相关设备
,具体是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
技术介绍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箱梁在施工时需要对其进行临时支撑,现有的临时支撑大多采用现场浇筑支撑柱来进行支撑,此种方式由于是临时建造,因此会影响工期,并且无法循环使用,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投入,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以支撑不同高度以及宽度并且可循环使用的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驱动件驱动其升降,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箱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也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其进行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圆周均匀分布的升降螺杆,升降螺杆螺纹连接有旋转螺纹套,所述支撑柱设有第一驱动腔,所述旋转螺纹套延伸至第一驱动腔内并与其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螺纹套安装有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驱动件其驱动其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夹持板,所述固定夹持板内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棱形螺纹套,所述支撑板设有与棱形螺纹套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棱形螺纹套螺纹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两端为对称分布且旋向相反的螺杆体,驱动杆中部为轴体,轴体安装有涡轮,涡轮连接有蜗杆,所述支撑板设有供蜗杆容纳且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驱动腔,第二驱动腔侧壁与蜗杆转动连接,蜗杆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轴心固定有延伸至支撑板外的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第一驱动腔内的第一棱形驱动杆,第一棱形驱动杆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驱动腔顶壁转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第一棱形驱动杆嵌套有第二棱形驱动杆,第二棱形驱动杆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棱形驱动杆与第二棱形驱动杆之间设置有触发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棱形驱动杆设有与第二棱形驱动杆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顶壁与第二棱形驱动杆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持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持板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架,L形固定架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底壁滑动连接的滑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侧壁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杆,连杆通过铰接座铰接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贯穿有棱形固定杆,棱形固定杆通过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棱形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滑块之间的杆体套设有第一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首先将支撑板至于箱梁底部且箱梁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夹持板之间,接着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旋转螺纹套旋转,升降螺杆驱动支撑板上升,与此同时,伺服电机带动第二棱形驱动杆旋转,第二棱形驱动杆带动第一棱形驱动杆从而带动连接块旋转,第一棱形驱动杆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涡轮从而带动轴体旋转,轴体带动两个所述螺杆体旋转,两个所述螺杆体驱动对应的所述棱形螺纹套沿着第一滑槽向支撑板移动直至固定夹持板抵接于箱梁侧壁,接着若是此时支撑板还未接触至箱梁底部,此时固定夹持板压紧箱梁无法移动,因此棱形螺纹套无法移动,螺杆体无法旋转,依次类推第一锥齿轮无法旋转,此时第二锥齿轮在第一锥齿轮对其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锥齿轮脱离第一锥齿轮,此时转轴带动第一棱形驱动杆沿着连接块向下滑动,第一棱形驱动杆沿着第二棱形驱动杆挤压第二弹性件,此时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与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之间的作用力产生平衡,因此固定夹持板位置保持不变,伺服电机继续带动驱动齿轮旋转直至支撑板抵接于箱梁底部,此时第二棱形驱动杆不再旋转,因此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之间不产生力,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使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完成升降支撑以及固定的工作,整个过程只需伺服电机启动即可,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现场制作进行支撑,缩短工期时间,并且还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箱梁进行临时支撑,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中支撑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中支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中转轴、第一棱形驱动杆、连接块的三维示意图;图5为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中L形固定架、滑板的三维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柱2、第一驱动腔3、伺服电机4、驱动齿轮5、从动齿轮6、旋转螺纹套7、升降螺杆8、支撑板9、防滑条11、固定夹持板12、防滑板13、棱形螺纹套14、螺杆体15、轴体16、涡轮17、蜗杆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转轴21、第一棱形驱动杆22、连接块23、第二棱形驱动杆24、联轴器25、第一滑槽26、第二驱动腔27、连杆28、滑块29、棱形固定杆30、第一弹性件31、固定板32、L形固定架33、滑板34、第二滑槽35、第二弹性件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来区分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包括底座1以及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驱动件驱动其升降,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箱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也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其进行固定,通过同一个驱动件在升降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箱梁进行固定,无需现场制作进行支撑,缩短工期时间,并且还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箱梁进行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包括底座(1)以及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驱动件驱动其升降,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箱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也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其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包括底座(1)以及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驱动件驱动其升降,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箱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也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其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且圆周均匀分布的升降螺杆(8),升降螺杆(8)螺纹连接有旋转螺纹套(7),所述支撑柱(2)设有第一驱动腔(3),所述旋转螺纹套(7)延伸至第一驱动腔(3)内并与其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螺纹套(7)安装有从动齿轮(6),每个所述从动齿轮(6)均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5),所述驱动齿轮(5)通过驱动件其驱动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梁施工用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9)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夹持板(12),所述固定夹持板(12)内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9)滑动连接的棱形螺纹套(14),所述支撑板(9)设有与棱形螺纹套(14)配合的第一滑槽(26),所述棱形螺纹套(14)螺纹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两端为对称分布且旋向相反的螺杆体(15),驱动杆中部为轴体(16),轴体(16)安装有涡轮(17),涡轮(17)连接有蜗杆(18),所述支撑板(9)设有供蜗杆(18)容纳且与第一滑槽(26)连通的第二驱动腔(27),第二驱动腔(27)侧壁与蜗杆(18)转动连接,蜗杆(18)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9),第一锥齿轮(19)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轴心固定有延伸至支撑板(9)外的转轴(21),所述转轴(2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向峰刘龙军张俊华毕治伟党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