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09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套设在胃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塑料滑轨,所述塑料滑轨的外表面套设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软塞头,所述滑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方便了根据患者脖颈的粗细自由进行调节并固定,且能够进行上下调节使该固定装置固定在令患者舒适的位置,通过设置流量调节器,便于更换负压引流器或遵医嘱需要夹闭观察时,或是患者感到不适时,可随时关闭流量调节器,省时省力,安全方便,有效防止外渗,且改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胃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胃管,具体是一种新型胃管。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胃管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胃管一般搭配负压引流器进行使用。1、现有的胃管在使用时,不能够根据病人脖子的粗细将胃管固定住,导致胃管在输送水分和食物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从而需要重新插入患者的鼻腔中,固定效果较差;2、现有的胃管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后,如果负压过高则容易使胃内容物喷溅出来,导致每次更换或倾倒引流物需要自备卡子将胃管卡住或将胃管拆下进行操作,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胃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新型胃管不能够根据病人脖子的粗细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套设在胃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塑料滑轨,所述塑料滑轨的外表面套设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软塞头,所述滑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塞孔,所述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胃管本体的一端套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的内部套设有封堵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胃管本体的外表面套设有流量调节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座通过阻尼块和塑料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阻尼块的数量为两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材质均为塑胶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塞头的材质为橡胶,且软塞头的形状大小和塞孔之间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胃管,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胃管本体的一端插入患者的鼻腔内,然后将滑座在塑料滑轨上进行滑动,使滑座在阻尼块的作用下上下滑动,当滑座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围住患者脖颈位置,然后根据患者脖颈的粗细将固定头上的软塞头卡入邻近的塞孔,软塞头利用其弹力特性塞入塞孔之中,先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从而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卡紧,从而使胃管本体固定在患者的脖颈位置,方便了根据患者脖颈的粗细自由进行调节并固定,且能够进行上下调节使该固定装置固定在令患者舒适的位置。2、该新型胃管,通过设置流量调节器,当胃管本体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前,将流量调节器调节至关闭状态,然后连接之后,再对流量调节器逐渐打开,当需要更换负压引流器或倾倒引流物时,再将流量调节器直接关闭即可,便于更换负压引流器或遵医嘱需要夹闭观察时,或是患者感到不适时,可随时关闭流量调节器,省时省力,安全方便,有效防止外渗,且改造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胃管的软塞头固定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新型胃管的滑座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胃管本体;2、引流口;3、封堵帽;4、流量调节器;5、固定装置;501、塑料滑轨;502、滑座;503、第一绑带;504、固定头;505、软塞头;506、第二绑带;507、塞孔;508、阻尼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和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套设在胃管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装置5包括塑料滑轨501,塑料滑轨501的外表面套设有滑座502,滑座502通过阻尼块508和塑料滑轨501之间滑动连接,阻尼块508的数量为两组,滑座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503,第一绑带503和第二绑带506的材质均为塑胶条,第一绑带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504,固定头50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软塞头505,软塞头505的材质为橡胶,且软塞头505的形状大小和塞孔507之间相适配,滑座5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506,第二绑带506的外表面开设有塞孔507,滑座5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508,将胃管本体1的一端插入患者的鼻腔内,然后将滑座502在塑料滑轨501上进行滑动,使滑座502在阻尼块508的作用下上下滑动,当滑座502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第一绑带503和第二绑带506围住患者脖颈位置,然后根据患者脖颈的粗细将固定头504上的软塞头505卡入邻近的塞孔507,软塞头505利用其弹力特性塞入塞孔507之中,先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从而使第一绑带503和第二绑带506之间卡紧,从而使胃管本体1固定在患者的脖颈位置,方便了根据患者脖颈的粗细自由进行调节并固定,且能够进行上下调节使该固定装置5固定在令患者舒适的位置。胃管本体1的一端套设有引流口2,引流口2的内部套设有封堵帽3,胃管本体1的外表面套设有流量调节器4,当胃管本体1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前,将流量调节器4调节至关闭状态,然后连接之后,再对流量调节器4逐渐打开,当需要更换负压引流器或倾倒引流物时,再将流量调节器4直接关闭即可,便于更换负压引流器或遵医嘱需要夹闭观察时,或是患者感到不适时,可随时关闭流量调节器4,省时省力,安全方便,有效防止外渗,且改造成本低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胃管本体1的一端插入患者的鼻腔内,然后将滑座502在塑料滑轨501上进行滑动,使滑座502在阻尼块508的作用下上下滑动,当滑座502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第一绑带503和第二绑带506围住患者脖颈位置,然后根据患者脖颈的粗细将固定头504上的软塞头505卡入邻近的塞孔507,软塞头505利用其弹力特性塞入塞孔507之中,先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从而使第一绑带503和第二绑带506之间卡紧,从而使胃管本体1固定在患者的脖颈位置,当胃管本体1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前,将流量调节器4调节至关闭状态,然后连接之后,再对流量调节器4逐渐打开,当需要更换负压引流器或倾倒引流物时,再将流量调节器4直接关闭即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和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套设在胃管本体(1)的外表面;/n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塑料滑轨(501),所述塑料滑轨(501)的外表面套设有滑座(502),所述滑座(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503),所述第一绑带(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504),所述固定头(50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软塞头(505),所述滑座(5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506),所述第二绑带(506)的外表面开设有塞孔(507),所述滑座(5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5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和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套设在胃管本体(1)的外表面;
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塑料滑轨(501),所述塑料滑轨(501)的外表面套设有滑座(502),所述滑座(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503),所述第一绑带(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504),所述固定头(50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软塞头(505),所述滑座(5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506),所述第二绑带(506)的外表面开设有塞孔(507),所述滑座(5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5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1)的一端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