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02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涉及按摩器领域,包括按摩器本体和按摩头,所述按摩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按摩头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能在所述按摩器本体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按摩头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的转动柱,所述支架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条形的保持板,所述保持板上沿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可自由滚动的滚珠,所述转动柱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滚珠滚动对人体进行按摩;所述支架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按摩器本体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高密度的工作往往成了现代人们的常态,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导致了人体肌肉疲劳和酸痛。因此,如何有效而方便地缓解学习工作后的疲劳,已成为上班一族头疼的问题。按摩器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按摩器作为缓解疲劳的必备工具。现有的按摩器一般包括底板和手柄,手柄固定在底板上,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滚珠;使用时,手握住手柄并让滚珠与身体接触,然后推动底板使滚珠滚动并对身体进行按摩;由于需要手动,长时间使用会增加身体负荷,使用较费力,实用性较低;并且其采用平面型底板,整体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以克服现有按摩器使用费力以及不便于携带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包括按摩器本体和按摩头,所述按摩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按摩头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能在所述按摩器本体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按摩头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的转动柱,所述支架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条形的保持板,所述保持板上沿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可自由滚动的滚珠,所述转动柱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滚珠滚动对人体进行按摩;所述支架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按摩器本体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头。采用圆柱形按摩头并能在按摩器主体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使用时电机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通过保持板能够带动滚珠滚动对身体进行按摩,按摩效率高,使用方便省力,可以长时间进行按摩;并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十分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包括中心轴以及分别套装在所述中心轴两端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插接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保持板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保持板两端对称设有插柱,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分别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插柱配合的插槽。所述第一限位件或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板转动的齿部。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器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所述电机、所述传动齿轮组和所述齿部依次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依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为四个,分别为安装在所述按摩器本体上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齿部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基板和电源,所述电源、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机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头与所述按摩器本体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使所述卡头始终有向远离所述按摩器本体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卡头上一体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置于所述按摩器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按摩器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启停所述转动柱的开关以及用于遮挡所述按摩头的透明罩。(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采用圆柱形按摩头并能在按摩器主体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使用时电机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通过保持板能够带动滚珠滚动对身体进行按摩,按摩效率高,使用方便省力,可以长时间进行按摩;并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十分方便;克服了现有按摩器使用费力以及不便于携带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的部分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去除壳体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按摩头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按摩头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按摩器本体;2、按摩头;3、卡头;4、壳体;5、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三齿轮;9、第四齿轮;10、基板;11、电源;12、弹簧;13、开关;14、透明罩;21、支架;22、转动柱;23、保持板;24、滚珠;101、容置槽;211、卡槽;221、第一限位件;222、第二限位件;223、插槽;224、齿部;231、插槽;301、按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包括按摩器本体1和按摩头2,按摩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01,按摩头2置于容置槽101内并能在按摩器本体1的驱动下转动,按摩器本体1上安装有用于遮挡按摩头2的透明罩14,透明罩14套装在按摩器本体1的壳体4上并可进行拆卸。参阅图3和图4,按摩头2包括支架21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21内的转动柱22,支架21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条形的保持板23,保持板23上沿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可自由滚动的滚珠24,转动柱22转动能够带动滚珠24滚动对人体进行按摩。转动柱22包括中心轴以及分别套装在中心轴两端的第一限位件221和第二限位件222,第一限位件221插接在第二限位件222上,保持板23置于第一限位件221与第二限位件222之间。保持板23两端对称设有插柱231,第一限位件221和第二限位件222上分别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插柱231配合的插槽223,插柱231插接在插槽223内。参阅图2和图3,支架21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槽211,按摩器本体1上滑动安装有与卡槽211相配合的卡头3,卡头3穿过卡槽211并抵靠在支架21上。卡头3与按摩器本体1之间安装有弹簧12,弹簧12使卡头3始终有向远离按摩器本体1方向运动的趋势;卡头3上一体连接有按压部301,按压部301置于按摩器本体1的外表面。拆卸时,下压按压部301,使卡头3与支架21脱离,然后直接拔掉按摩头2,卡头3从卡槽211内脱出。参阅图2和图5,第一限位件221或第二限位件2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保持板23转动的齿部224。本实施例中,齿部224设置在第一限位件221上。按摩器本体1包括壳体4以及设置在壳体4内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和传动齿轮组,电机5、传动齿轮组和齿部224依次连接;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依次啮合的传动齿轮。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为四个,分别为安装在按摩器本体1上的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和第三齿轮8以及安装在支架21内的第四齿轮9,第一齿轮6与电机5连接,第四齿轮9与齿部224啮合。壳体4内设置有基板10和电源11,电源11、基板10和电机5依次连接,按摩器本体1上安装有用于启停转动柱22的开关13。使用时,滑动开关13,电机5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第一齿轮6通过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和齿部224带动转动柱22转动,转动柱22带动保持板23和滚珠24转动,然后将滚珠24与身体接触,滚珠24滚动并对身体进行按摩。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采用圆柱形按摩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器本体(1)和按摩头(2),所述按摩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01),所述按摩头(2)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并能在所述按摩器本体(1)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按摩头(2)包括支架(21)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21)内的转动柱(22),所述支架(21)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条形的保持板(23),所述保持板(23)上沿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可自由滚动的滚珠(24),所述转动柱(22)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滚珠(24)滚动对人体进行按摩;所述支架(21)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槽(211),所述按摩器本体(1)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卡槽(211)相配合的卡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器本体(1)和按摩头(2),所述按摩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01),所述按摩头(2)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并能在所述按摩器本体(1)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按摩头(2)包括支架(21)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21)内的转动柱(22),所述支架(21)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条形的保持板(23),所述保持板(23)上沿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可自由滚动的滚珠(24),所述转动柱(22)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滚珠(24)滚动对人体进行按摩;所述支架(21)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槽(211),所述按摩器本体(1)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卡槽(211)相配合的卡头(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22)包括中心轴以及分别套装在所述中心轴两端的第一限位件(221)和第二限位件(222),所述第一限位件(221)插接在所述第二限位件(222)上,所述保持板(23)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2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2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板(23)两端对称设有插柱(231),所述第一限位件(22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22)上分别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插柱(231)配合的插槽(22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21)或所述第二限位件(2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板(23)转动的齿部(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日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