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序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
技术介绍
纳米孔测序技术(又称第四代测序技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测序长度可以达到150kb;目前市场上广泛接受的纳米孔测序平台是OxfordNanoporeTechnologies(ONT)公司的MinION纳米孔测序仪。它的特点是单分子测序,测序读长长(超过150kb),测序速度快,测序数据实时监控,机器方便携带等。纳米孔分析技术起源于Coulter计数器的专利技术以及单通道电流的记录技术。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Neher和Sakamann在1976年利用膜片钳技术测量膜电势,研究膜蛋白及离子通道,推动了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实际应用进程。1996年,Kasianowicz等提出了利用α-溶血素对DNA测序的新设想,是生物纳米孔单分子测序的里程碑标志。随后,MspA孔蛋白、噬菌体Phi29连接器等生物纳米孔的研究报道,丰富了纳米孔分析技术的研究。Li等在2001年开启了固态纳米孔研究的新时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分子层,所述双分子层包括数个双分子层结构,所述双分子层结构包括亲水端和疏水端,所述亲水端具有碳碳双键端基,所述数个双分子层结构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分子层,所述双分子层包括数个双分子层结构,所述双分子层结构包括亲水端和疏水端,所述亲水端具有碳碳双键端基,所述数个双分子层结构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连。
2.一种承载有纳米孔蛋白的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联双分子层,所述交联双分子层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细胞膜的双分子层通过碳碳双键端基自交联形成;
纳米孔蛋白,所述纳米孔蛋白设置于所述交联双分子层空隙内。
3.一种承载有纳米孔蛋白的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凝胶结构,至少部分的凝胶结构由凝胶单体与至少部分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细胞膜的双分子层通过碳碳双键端基交联形成;
纳米孔蛋白,所述纳米孔蛋白设置于所述类细胞膜的双分子层空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细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结构进一步由凝胶单体相互交联形成;
任选地,所述交联在紫外光或者化学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细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单体包括选自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至少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类细胞膜,所述纳米孔蛋白为hemolysin蛋白。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纳米孔测序的类细胞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具有碳碳双键端基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成膜,以便获得所述类细胞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为两嵌段或三嵌段;
任选地,所述成膜是在纳米孔测试装置的纳米孔中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自组装是在膜片钳技术下进行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辉,朱囯丽,林建勋,李汉东,章文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