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91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床,包括底座、万向轮、床体和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床体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均匀排布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根固定轴,每一根固定轴上连接有两个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通过连接件与转筒相连,所述的床体的两侧还开设有便于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的通槽,所述的转筒套装在裸露在通槽内的转轴上,所述的转筒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并且其与转轴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紧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床。
技术介绍
急诊重症患者在从担架运送进手术台之间需要用到急诊科用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把担架放置在急诊科用床上进行运输,从而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损伤,但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惯性,担架也会与急诊科用床发生相对位移,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急诊科用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在从急诊科用床搬至手术床时由于担架的原因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急诊科用床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中的担架杆固定机构可以进行翻转,在把患者从急诊科用床搬运到手术床时可以把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下来,起到了便于搬运的作用,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而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床。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万向轮、床体和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床体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均匀排布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根固定轴,每一根固定轴上连接有两个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通过连接件与转筒相连,所述的床体的两侧还开设有便于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的通槽,所述的转筒套装在裸露在通槽内的转轴上,所述的转筒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并且其与转轴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紧机构。进一步: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包括上夹紧头、下夹紧头和锁紧螺栓,所述的上夹紧头和下夹紧头都呈半圆环状,所述的上夹紧头的一端通过铰链与下夹紧头相连,所述的上夹紧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的下夹紧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的第一连接座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栓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座上相对于螺纹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的锁紧螺栓穿过螺纹通孔连接在连接螺纹孔内。又进一步:所述的弹性卡紧机构包括开设在转筒内壁上的凹槽、开设在转轴外壁上半球形卡槽、球形卡头和弹簧,所述的球形卡头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球形卡头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半球形卡槽内,所述的转轴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半球形卡槽。又进一步: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筒体、导向杆体和顶紧螺栓,所述的导向杆体竖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导向杆体的上端固定在床体的底部,所述的连接筒体的上端开设有与导向杆体相匹配的导向连接孔,所述的导向杆体的下端伸入至导向连接孔内,所述的导向杆体的下端与导向连接孔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的连接筒体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顶紧螺栓孔,所述的顶紧螺栓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穿过顶紧螺栓孔与导向杆体相接触,通过顶紧螺栓与导向杆体之间的摩擦力把导向杆体锁紧固定在导向连接孔内。再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杆体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筒,床体前后两端以及左右两端同一侧的两个固定筒之间还设置有连杆。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中的担架杆固定机构可以进行翻转,在把患者从急诊科用床搬运到手术床时可以把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下来,起到了便于搬运的作用,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担架杆固定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床体的侧视图。图4为弹性卡紧机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急诊科用床,包括底座2、万向轮3、床体1和担架杆固定机构11,所述的床体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均匀排布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根固定轴10,每一根固定轴上连接有两个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通过连接件13与转筒12相连,所述的床体的两侧还开设有便于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的通槽,所述的转筒套装在裸露在通槽内的转轴上,所述的转筒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并且其与转轴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紧机构。本技术中的担架杆固定机构可以进行翻转,在把患者从急诊科用床搬运到手术床时可以把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下来,起到了便于搬运的作用,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如图2所示的担架杆固定机构包括上夹紧头11-1、下夹紧头11-2和锁紧螺栓11-6,所述的上夹紧头和下夹紧头都呈半圆环状,所述的上夹紧头的一端通过铰链11-3与下夹紧头相连,所述的上夹紧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4,所述的下夹紧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1-5,所述的第一连接座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栓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座上相对于螺纹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的锁紧螺栓穿过螺纹通孔连接在连接螺纹孔内。如图4所示的弹性卡紧机构包括开设在转筒内壁上的凹槽15、开设在转轴外壁上半球形卡槽14、球形卡头17和弹簧16,所述的球形卡头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球形卡头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半球形卡槽内,所述的转轴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半球形卡槽。如图1所示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筒体4、导向杆体8和顶紧螺栓5,所述的导向杆体竖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导向杆体的上端固定在床体的底部,所述的连接筒体的上端开设有与导向杆体相匹配的导向连接孔,所述的导向杆体的下端伸入至导向连接孔内,所述的导向杆体的下端与导向连接孔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的连接筒体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顶紧螺栓孔,所述的顶紧螺栓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5,所述的顶紧螺栓穿过顶紧螺栓孔与导向杆体相接触,通过顶紧螺栓与导向杆体之间的摩擦力把导向杆体锁紧固定在导向连接孔内。如图1所示的导向杆体上通过螺栓9连接有固定筒7,床体前后两端以及左右两端同一侧的两个固定筒之间还设置有连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万向轮(3)、床体(1)和担架杆固定机构(11),所述的床体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均匀排布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根固定轴(10),每一根固定轴上连接有两个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通过连接件(13)与转筒(12)相连,所述的床体的两侧还开设有便于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的通槽,所述的转筒套装在裸露在通槽内的转轴上,所述的转筒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并且其与转轴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万向轮(3)、床体(1)和担架杆固定机构(11),所述的床体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均匀排布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根固定轴(10),每一根固定轴上连接有两个担架杆固定机构,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通过连接件(13)与转筒(12)相连,所述的床体的两侧还开设有便于担架杆固定机构翻转的通槽,所述的转筒套装在裸露在通槽内的转轴上,所述的转筒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并且其与转轴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杆固定机构包括上夹紧头(11-1)、下夹紧头(11-2)和锁紧螺栓(11-6),所述的上夹紧头和下夹紧头都呈半圆环状,所述的上夹紧头的一端通过铰链(11-3)与下夹紧头相连,所述的上夹紧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4),所述的下夹紧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1-5),所述的第一连接座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栓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座上相对于螺纹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的锁紧螺栓穿过螺纹通孔连接在连接螺纹孔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朦朦韩小琴谢醒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