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围设备接口高层协议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88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围设备接口高层协议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为:首先,接收由帧头和净荷所构成的高层协议帧数据;其次,进行帧头处理流程,以根据帧头的数据,获取从设备端口地址、净荷长度、本子帧头属性参数值,从而输出从设备端口地址为读地址或写地址,并获得总帧长数据、读帧长数据以及写帧长数据;最后,进行净荷处理流程,以进行读/写净荷数据,完成主、从设备之间的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方式的数据通信。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各种设备数据传输的全/半双工通讯、物理寻址等需要,且所采用的读操作预取技术,实现了连续读功能,从而提高了读数据的效率。因此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流程简单、通用性好、数据处理效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串行通信总线外部设备接口的外围设备接口高层协议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串行通信是主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非常重要的数据通信方式。与并行通信总线相比,只需要较少的数据线。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SPI)是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总线,用于主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SPI总线是主从通信机制,主机是主设备,外围设备是从设备。SPI总线由4根总线构成,分别是串行时钟线(SCK)、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数据线(MISO)、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数据线(MOSI)和从设备有效选择线(SSN)。而SPI接口是一种简单的8比特数据同步串行接口,该接口用于快速串行数据传输,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以相同的时钟频率进行,当相互独立,从而使得全双工通信成为可能。与其它总线协议相比,SPI总线协议简单、信号线少、传输速率高和全双工通信等优点。但SPI总线是无寻址功能的物理层协议,只能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进行点到点比特流传输,而这对于有寻址要求的数据传输则显然是不能满足的。目前,一些EEPROM生产厂提出了部分基于S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围设备接口高层协议控制方法,其控制流程为:    首先,接收由帧头和净荷所构成的高层协议帧数据;    其次,进行帧头处理流程,以根据帧头的数据,获取从设备端口地址、净荷长度、本子帧头属性参数值,从而输出从设备端口地址为读地址或写地址,并获得总帧长数据、读帧长数据以及写帧长数据;    最后,进行净荷处理流程,以进行读/写净荷数据,完成主、从设备之间的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方式的数据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金传恩董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