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其胤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485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包括卸泥槽体,卸泥槽体上安装多组等间距设置的污泥干化生产线,污泥干化生产线包括装泥组件、压榨组件和卸泥组件,卸泥槽体位于污泥干化生产线的一侧设有集泥槽,卸泥槽体上设有与集泥槽连通的输送槽,输送槽内安装输泥绞龙,输泥绞龙与输泥电机传动连接,输泥槽上设有与卸泥组件对应的进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卸泥槽体上设置多组污泥干化生产线,提高了污泥干化效率,通过装泥组件把污泥等量加入到压榨组件内,卸泥组件对干化的污泥盛装后通过进泥口掉落到输送槽,利用绞龙把各个干化生产线上的污泥汇集到集泥槽,自动化程度高,污泥压榨效果好,污泥干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压榨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污泥的处理方式中,污泥压榨干化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污泥压榨的过程是把污泥盛装到滤袋中,然后放入到压榨机内进行压榨,目前的污泥压榨装置需要人工把污泥盛装到污泥滤袋中后叠放到污泥压榨机下,进行压榨,该种方式压榨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脱水效果不好,周转工序时间长,也有一些采用履带式压榨,把污泥盛放到两个履带之间,利用辊轮转动加压实现压榨,该种压榨方式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益,目前的污泥压榨还没有系统化流水线式的压榨方式,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通过在卸泥槽体上设置多组污泥干化生产线,可同时进行污泥干化,提高了污泥干化效率,污泥干化生产线中通过装泥组件把污泥等量加入到压榨组件内,卸泥组件对干化的污泥盛装后通过进泥口掉落到输送槽,利用绞龙把各个干化生产线上的干化污泥汇集到集泥槽,自动化程度高,污泥压榨效果好,污泥干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工人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包括卸泥槽体,所述卸泥槽体的上端面安装多组等间距设置的污泥干化生产线,所述污泥干化生产线包括装泥组件、压榨组件和卸泥组件,所述卸泥槽体位于污泥干化生产线的一侧设有集泥槽,所述卸泥槽体位于卸泥组件的下方设有与集泥槽连通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安装输泥绞龙,所述输泥绞龙与输泥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输泥电机固定安装在输送槽的一端端口,所述输泥槽的上端面设有与卸泥组件对应的进泥口。优选的,所述装泥组件、压榨组件和卸泥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装泥组件包括立架,所述立架的上端固定连接计量箱,所述立架的端面固定连接对称的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卡接吊耳,所述吊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安装若干等间距分布的进泥嘴,所述进泥嘴通过软管与计量箱的底部连通。优选的,两个所述吊耳上均螺纹连接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立架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移动架上。优选的,所述移动架包括平框体,所述平框体的四角下端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升降板,所述平框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平板,所述平板上安装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出泥架,所述出泥架上安装进泥嘴。优选的,所述压榨组件包括底座板、压榨架,所述压榨架与底座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板嵌入安装在卸泥槽体端面,所述压榨架的上侧固定安装液压油缸,所述压榨架内设有滤袋框架,所述滤袋框架内滑动连接若干滤袋压板框,最上层的所述滤袋压板框的上方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与滤袋框架滑动连接,相邻的所述滤袋压板框之间放置滤袋,所述滤袋的侧边与上下层的滤袋压板框固定连接,所述滤袋框架的上端面安装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穿过滤袋框架与最下层的所述滤袋压板框的侧面连接,所述压榨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旋转顶升机构,所述旋转顶升机构与滤袋框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轴座,所述轴座之间活动连接轴杆,所述轴杆上固定连接对称的带轮,所述带轮上缠绕拉紧带,所述拉紧带活动穿过上板与最下层的滤袋压板框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一端传动连接牵引电机。优选的,所述卸泥组件包括卸泥小车和伸缩杆,所述卸泥小车的底部安装有对称的行走轮,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卸泥槽体端面且位于进泥口远离压榨组件的一侧,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卸泥小车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位于进泥口的两侧。与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卸泥槽体上设置多组污泥干化生产线,可同时进行污泥干化,提高了污泥干化效率,污泥干化生产线中通过装泥组件把污泥等量加入到压榨组件内,卸泥组件对干化的污泥盛装后通过进泥口掉落到输送槽,利用绞龙把各个干化生产线上的干化污泥汇集到集泥槽,自动化程度高,污泥压榨效果好,污泥干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工人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卸泥槽体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泥组件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计量箱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架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泥嘴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压榨组件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滤袋框架与旋转顶升机构连接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滤袋框架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顶升机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卸泥组件立体示意图。图中:1、卸泥槽体;2、装泥组件;21、立架;22、计量箱;221、箱体;222、压板;223、进泥管;224、单向阀;225、液压缸;23、滑轨;24、吊耳;25、移动架;251、平框体;252、限位杆;253、升降板;254、平板;255、升降气缸;256、出泥架;26、进泥嘴;261、楔形腔体;262、连接板;263、进泥端口;264、出泥口;27、软管;28、丝杠;29、移动电机;3、压榨组件;31、底座板;32、压榨架;33、液压油缸;34、滤袋框架;341、上板;342、下板;343、连接柱;344、滑杆;345、支撑杆;35、滤袋压板框;36、按压板;37、牵引装置;371、轴座;372、轴杆;373、带轮;374、拉紧带;375、牵引电机;38、旋转顶升机构;381、安装架;382、顶升气缸;383、电机板;384、旋转电机;4、卸泥组件;41、卸泥小车;42、伸缩杆;43、行走轮;44、转杆;45、往复电机;46、陶泥杆;47、卸泥口;48、挡泥板;49、升降杆;5、集泥槽;6、输送槽;7、输泥绞龙;8、输泥电机;9、进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包括卸泥槽体1,所述卸泥槽体1的上端面安装多组等间距设置的污泥干化生产线,所述污泥干化生产线包括装泥组件2、压榨组件3和卸泥组件4,所述卸泥槽体1位于污泥干化生产线的一侧设有集泥槽5,所述卸泥槽体1位于卸泥组件4的下方设有与集泥槽5连通的输送槽6,所述输送槽6内安装输泥绞龙7,所述输泥绞龙7与输泥电机8传动连接,所述输泥电机8固定安装在输送槽6的一端端口,所述输泥槽6的上端面设有与卸泥组件4对应的进泥口9。本实施例中,所述装泥组件2、压榨组件3和卸泥组件4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依次设置,保证了污泥在流水线输送上的统一性,使得污泥干化过程可以直线传输,降低占地面积。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装泥组件2包括立架21,所述立架21的上端固定连接计量箱22,所述立架21的端面固定连接对称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包括卸泥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泥槽体的上端面安装多组等间距设置的污泥干化生产线,所述污泥干化生产线包括装泥组件、压榨组件和卸泥组件,所述卸泥槽体位于污泥干化生产线的一侧设有集泥槽,所述卸泥槽体位于卸泥组件的下方设有与集泥槽连通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安装输泥绞龙,所述输泥绞龙与输泥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输泥电机固定安装在输送槽的一端端口,所述输泥槽的上端面设有与卸泥组件对应的进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包括卸泥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泥槽体的上端面安装多组等间距设置的污泥干化生产线,所述污泥干化生产线包括装泥组件、压榨组件和卸泥组件,所述卸泥槽体位于污泥干化生产线的一侧设有集泥槽,所述卸泥槽体位于卸泥组件的下方设有与集泥槽连通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安装输泥绞龙,所述输泥绞龙与输泥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输泥电机固定安装在输送槽的一端端口,所述输泥槽的上端面设有与卸泥组件对应的进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泥组件、压榨组件和卸泥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泥组件包括立架,所述立架的上端固定连接计量箱,所述立架的端面固定连接对称的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卡接吊耳,所述吊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安装若干等间距分布的进泥嘴,所述进泥嘴通过软管与计量箱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吊耳上均螺纹连接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立架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移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特高压污泥干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包括平框体,所述平框体的四角下端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升降板,所述平框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平板,所述平板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凯周其胤贺振洲
申请(专利权)人:周其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