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沉水植被恢复的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沉水植被存活能力、减少风浪影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沉水植被恢复的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方法,适用于多风浪自然大水域用的沉水植被恢复带消浪之用。
技术介绍
目前护岸消浪措施主要采用工程护岸和植物护岸两种形式;工程护岸虽然具有稳固性特点,但是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对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的保持产生不利影响,且不利于循环经济理念;因此主要考虑植物护岸形式。在植物护岸技术的应用中,护岸植物应用较多有河柳灌木、落羽杉、水松、红树林等刚性植物及护花米草、草本、人工海草等柔性植物或材料;刚性植物主要为乔木及部分高大灌木,虽具有耐风浪、水流冲击能力强,稳定性好,但消浪效果不如柔性植物;柔性植物主要为草本及灌木,由于枝干多、受风浪及水流冲击时可以弯折,消浪效果好,但冲击后受破坏程度较大。沉水植被是水域生态修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水植被的恢复是水域生态修复的关键,其不仅表征着退化水域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恢复、而且预示着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具有长期稳定的净化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沉水植被恢复的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方法,以湖滨岸基为界,自外向内依次设置隔水拦网(3)、以及设置在隔水拦网(3)以内的倒插状设置的茶树带、以及设置在湖滨岸基与茶树带之间的沉水植物带(5)构成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沉水植被恢复的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方法,以湖滨岸基为界,自外向内依次设置隔水拦网(3)、以及设置在隔水拦网(3)以内的倒插状设置的茶树带、以及设置在湖滨岸基与茶树带之间的沉水植物带(5)构成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水植被恢复的自然大水域湖滨带护岸消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拦网(3)底部通过相间一定间距的插杆(1)与湖滨基底固定,隔水栏网(3)的上部的两相邻插杆(1)之间设置若干个浮球(2),以保持隔水栏网(3)与湖水处于正常的垂直位置;所述的隔水栏网(3)由两层网体组成,其外层网的网眼孔径在5-8mm,其内层网的网眼孔径在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燕,徐后涛,李天助,王强,杜康,高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