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修复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80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修复用装置,包括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上牙套(1)下侧与伸缩柱(4)上端相连,下牙套(2)上侧与伸缩套筒(3)下端相连,伸缩柱(4)能在伸缩套筒(3)内伸缩,下牙套(2)内侧与压舌板(8)一端相连,压舌板(8)和下牙套(2)都为中空结构且压舌板(8)和下牙套(2)内都装有吸水树脂,压舌板(8)下侧和周边侧都设有网孔(10)以便于口水能够通过网孔(10)被吸水树脂吸收。其能撑开患者的口腔并压住患者的舌头,从而便于进行口腔修复;而且,其能够自动吸收患者口中的口水,从而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修复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口腔科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口腔修复用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就是口内的空腔,其是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凡是口腔的组成部分或口腔内的器官的疾病都属于口腔科的范畴。其中,两颊、硬腭、软腭、唾腺等部的疾病在口腔科中是非常常见的。在对这些部位的疾病进行治疗时,需要患者的口始终保持张开状态,并且要求患者的舌头不能乱动。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口往往难以一直保持张开状态,舌头也难以一直保持不动。因此,在口腔科中,挡舌板等使用非常普遍。通过挡舌板来限制患者的舌头乱动或者使患者的口保持张开状态。但是,现有的挡舌板通常具有如下缺点:1、挡舌板都是由刚性材料制成,放置在口腔内,会使得患者非常不舒服。2、挡舌板通常都是撑住患者的上颚和下颚,使得患者感觉不舒适。3、挡舌板中使嘴巴撑开的结构高度不能调节,难以适应不同的人使用。4、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产生很多口水,这些口水会在患者的口中聚集。如果不吐出,不但使得患者不舒服,而且也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和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修复用装置,其包括上牙套(1)和下牙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套(1)的下侧与伸缩柱(4)的上端相连,所述下牙套(2)的上侧与伸缩套筒(3)的下端相连,所述伸缩柱(4)能在所述伸缩套筒(3)内伸缩,所述下牙套(2)的内侧与压舌板(8)的一端相连,所述压舌板(8)和下牙套(2)都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压舌板(8)和下牙套(2)内都装有吸水树脂,所述压舌板(8)的下侧和周边侧都设有网孔(10)以便于口水能够通过所述网孔(10)被所述吸水树脂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修复用装置,其包括上牙套(1)和下牙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套(1)的下侧与伸缩柱(4)的上端相连,所述下牙套(2)的上侧与伸缩套筒(3)的下端相连,所述伸缩柱(4)能在所述伸缩套筒(3)内伸缩,所述下牙套(2)的内侧与压舌板(8)的一端相连,所述压舌板(8)和下牙套(2)都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压舌板(8)和下牙套(2)内都装有吸水树脂,所述压舌板(8)的下侧和周边侧都设有网孔(10)以便于口水能够通过所述网孔(10)被所述吸水树脂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修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树脂装在棉纱袋里,所述棉纱袋安装在所述压舌板(8)和下牙套(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修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板(8)的下侧和周边侧还设有吸水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修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树脂装直接安装在所述压舌板(8)和下牙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兴张珍珍王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