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479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低噪音电梯的电梯轿厢设置于电梯井道中且能够根据电梯总控端的上行驱动信息和电梯下行驱动信息沿电梯井道延伸方向移动。电梯轿厢包括一个厢侧板、两个端部板、两个叶片单元、一个控制器和一个速度传感器。厢侧板具有一个能够平行于电梯井道延伸方向的侧板延伸方向。沿侧板延伸方向厢侧板具有一个上行端和一个下行端。厢侧板内开设一个侧方通道。侧方通道连通上行端和下行端。其通过监控电梯轿厢的运行状态,当电梯轿厢处于各种状态时,对其风幕能作出相应的调整,使电梯在各状态时的运行稳定且震动小,提高电梯轿厢运行中的安全性及平稳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低噪音电梯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梯控制及施工领域。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及低噪音电梯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的高速运行中,气动噪声大、颤振严重,由于井道内多半是封闭或者半封闭环境,电梯的高速运行对井道内气流产生干扰,在电梯轿厢经过层门或轿厢在和重锤相遇时,尤为明显,对乘梯安全和乘梯舒适性均产生重要影响。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改进电梯气动外形结构,对超高速电梯的轿厢顶和轿厢底安装整流罩、隔音装置等,从而减小电梯高速运行时候的噪声,但整流罩的固定形态占用空间大,稳定气流量小,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其通过监控电梯轿厢的运行状态,当电梯轿厢处于各种状态时,对其风幕能作出相应的调整,使电梯在各状态时的运行稳定且震动小,提高电梯轿厢运行中的安全性及平稳性。本专利技术中的低噪音电梯的控制系统。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监控电梯轿厢的运行状态。使电梯在各状态时的运行稳定且震动小,提高电梯轿厢运行中的安全性及平稳性。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音电梯的电梯轿厢设置于电梯井道中且能够根据电梯总控端的上行驱动信息和电梯下行驱动信息沿电梯井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电梯轿厢包括:/n一个厢侧板,其具有一个能够平行于所述电梯井道延伸方向的侧板延伸方向;沿所述侧板延伸方向所述厢侧板具有一个上行端和一个下行端;所述厢侧板内开设一个侧方通道;所述侧方通道连通所述上行端和所述下行端;/n两个端部板,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端和所述下行端,所述厢侧板和所述两个端部板能够围拢成一个电梯内空间区域;每个端部板均包括:/n一个板体,其内部形成一个储风腔且连通所述侧方通道;所述板体具有一个远离所述电梯内空间区域的外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音电梯的电梯轿厢设置于电梯井道中且能够根据电梯总控端的上行驱动信息和电梯下行驱动信息沿电梯井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电梯轿厢包括:
一个厢侧板,其具有一个能够平行于所述电梯井道延伸方向的侧板延伸方向;沿所述侧板延伸方向所述厢侧板具有一个上行端和一个下行端;所述厢侧板内开设一个侧方通道;所述侧方通道连通所述上行端和所述下行端;
两个端部板,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端和所述下行端,所述厢侧板和所述两个端部板能够围拢成一个电梯内空间区域;每个端部板均包括:
一个板体,其内部形成一个储风腔且连通所述侧方通道;所述板体具有一个远离所述电梯内空间区域的外部面;在所述外部面上形成第一组通气长孔;
所述第一组通气长孔靠近所述外部面相对的两个边缘设置;所述通气长孔连通所述储风腔;所述两个通气长孔的孔口向所述外部面的中部位置倾斜;所述两个通气长孔的孔口的延伸方向能够在远离所述外部面的方向相交;所述外部面的中部位置形成一个进风通道;一个风机,其设置于所述板体且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以及
两个叶片单元,其分别设置于所述设置于两个端部板的两个通气长孔内;每一个叶片单元包括:
一个固定杆,其位于所述长方形通气长孔的宽边延伸方方向的中部;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长方形通气长孔的长边延伸方方向;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板体;
一个长方形的叶片,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杆;所述长方形叶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所述长方形叶片能够从一个第一角度转动到一个第二角度;所述长方形叶片从所述第一角度转动到一个第二角度角度时,所述通气长孔的孔口延伸方向能够逐渐垂直于所述方形外部面,以使通气长孔的孔口形成从倾斜到垂直于所述方形外部面的风向;和
一个叶片电机,其输出轴通过涡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且具有一个叶片电机控制端;当输出轴转动时可通过涡轮传动使所述固定杆带动所述叶片从所述第一角度转动到第二角度;
一个控制器,其具有多个输入端及多个输出端;所述控制器具有一个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的处理器;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梯总控端且能够接收所述上行驱动信息和电梯下行驱动信息;以及
一个速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厢侧板且能够获取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电梯井道中运行的当前速度信息;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感应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且能够输出所述当前速度信息;
所述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收到所述上行驱动信息时,向位于所述上行端的风机发送风机驱动信息,以使所述上行端的风机开启;以使所述上行端的风机将电梯井道中气体吸入所述上行端的储风腔中,所述上行端的通气长孔向外排气且在所述上行端上方形成上端风幕;所述上行端的储风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厢侧板的侧方通道进入所述下行端的储风腔;所述下行端的通气长孔向外排气且在所述下行端下方形成下端风幕;
获取所述速度传感器的当前速度信息,判断所述当前速度信息是否在第一设定速度内,若是,则向所述叶片电机发送一个第一叶片电机驱动信息,以使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间的一个第一设定角度;
若否,则判断所述当前速度信息是否在第二设定速度内,若是,则向所述叶片电机发送一个第二叶片电机驱动信息,以使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间的一个第二设定角度;所述第二设定角度的与所述外部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的与所述外部面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输入端接收到所述上行驱动信息时,向位于所述下行端的风机发送风机驱动信息,以使所述下行端的风机开启;以使所述上行端的风机将电梯井道中气体吸入所述上行端的储风腔中,所述上行端的通气长孔向外排气且在所述上行端上方形成上端风幕;所述上行端的储风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厢侧板的侧方通道进入所述下行端的储风腔;所述上行端的通气长孔向外排气且在所述上行端下方形成下端风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侧板包括:
一个后板,其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侧板延伸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和
两个侧板,其分别连接或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两个侧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后板的板面;在所述两个侧板远离所述后板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轿厢门洞;
所述板体具有一个远离所述电梯内空间区域的方形外部面;所述第一组通气长孔的孔口均为长方形;所述两个通气长孔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后板的板面且分别靠近所述方形外部面对应后板的边缘及对应轿厢门口的边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还包括:
一个门侧光敏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后板朝向所述电梯井道的板面;所述门侧光敏传感器能够获取所述门侧位置感应信息;所述门侧光敏传感器的感应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且能够输出所述门侧位置感应信息;
所述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收到所述上行驱动信息时,若接收到所述门侧位置感应信息,则向所述叶片电机发送一个第三叶片电机驱动信息,以使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二角度;
当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收到所述下行驱动信息时,若接收到所述门侧位置感应信息,则向所述叶片电机发送一个第三叶片电机驱动信息,以使所述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琛厉志安金新锋奚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海康睿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