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4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包括高低枕,所述高低枕包括高枕和低枕,所述高枕的一侧与低枕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高枕的另一侧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共有五个连接口,所述连接器靠近高低枕的两个连接口均连接有绑带,两个所述绑带均通过弹力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通过弹力带连接的固定装置和绑带,用绑带绑定患者的肩膀位置,在弹力带的作用下让肩膀下垂,同时固定装置固定在检测床上,通过与连接器之间的弹力带进一步部的让肩膀下垂,达到最理想的检测状态,解决了患者因为体位姿势不规范从而需要反复扫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
技术介绍
颈椎CT检查需观察椎间盘时,要求椎间隙显示清晰从而确定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由于下颈椎尤其第6、7颈椎常常因肩部结构重叠而显示不清,从而给扫描线位置及角度设定时造成困难,影响横断面结构显示,给判断正常结构和病变造成不良影响,有时必须重复设定扫描线从而增加病人辐射量;颈椎检查时,要求病人尽量使两肩部下垂,但是往往难以控制,扫描图像经常处于不理想状态,需要反复扫描几次,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得病人受辐射次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反复扫描几次,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得病人受辐射次数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包括高低枕,所述高低枕包括高枕和低枕,所述高枕的一侧与低枕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高枕的另一侧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共有五个连接口,所述连接器靠近高低枕的两个连接口均连接有绑带,两个所述绑带均通过弹力带连接,所述连接器远离高低枕的两个连接口均安装有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均通过弹力带连接。优选的,所述高低枕远离连接器的一端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通过连接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绑带包括粘板、绑带本体和粘钩,所述粘钩位于绑带本体顶部的一侧,所述粘板位于绑带本体底部的一侧,且粘板位于远离粘钩的一侧,所述粘板与粘钩粘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丝杆、旋转握把、固定本体和夹片,所述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夹片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旋转握把位于固定本体的上方,所述丝杆位于固定本体顶部的内部,且丝杆与固定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本体顶部的外部,且丝杆与旋转握把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部,且丝杆与夹片的顶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为五边体,所述连接器为熟塑料模具挤出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通过弹力带连接的固定装置和绑带,用绑带绑定患者的肩膀位置,在弹力带的作用下让肩膀下垂,同时固定装置固定在检测床上,通过与连接器之间的弹力带进一步部的让肩膀下垂,达到最理想的检测状态,解决了患者因为体位姿势不规范从而需要反复扫描的问题。(2)本技术设置了可调整患者头部的高低枕,通过高低枕让患者的头部后仰,使下颚上扬,避免下颚组织部分对颈椎扫描造成影响,进一步解决了患者因为体位不规范从而需要反复扫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低枕;2-连接带;3-挂钩;4-绑带;41-粘板;42-绑带本体;43-粘钩;5-固定装置;51-丝杆;52-旋转握把;53-固定本体;54-夹片;55-凹槽;6-弹力带;7-连接器;71-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包括高低枕1,所述高低枕1包括高枕和低枕,所述高枕的一侧与低枕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高枕的另一侧连接有弹力带6,弹力带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7,连接器7共有五个连接口71,连接器7靠近高低枕1的两个连接口71均连接有绑带4,两个绑带4均通过弹力带6连接,连接器7远离高低枕1的两个连接口71均安装有固定装置5,两个固定装置5均通过弹力带6连接,连接器7为五边形,弹力带6在连接口71的指引下,更好的符合力学牵引肩膀,达到肩膀自然下垂的目的。进一步的,高低枕1远离连接器7的一端安装有挂钩3,挂钩3通过连接带2连接,高低枕1让患者的头部后仰,使下颚上扬,避免下颚组织部分对颈椎扫描造成影响。具体地,绑带4包括粘板41、绑带本体42和粘钩43,粘钩43位于绑带本体42顶部的一侧,粘板41位于绑带本体42底部的一侧,且粘板41位于远离粘钩43的一侧,粘板41与粘钩43粘合连接,绑带4的作用是固定肩膀让肩膀在弹力带6的弹力下,向下下垂。值得说明的是,固定装置5包括丝杆51、旋转握把52、固定本体53和夹片54,固定本体5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5,夹片54位于凹槽55的内部,旋转握把52位于固定本体53的上方,丝杆51位于固定本体53顶部的内部,且丝杆51与固定本体53转动连接,丝杆5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本体53顶部的外部,且丝杆51与旋转握把52固定连接,丝杆51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55内部,且丝杆51与夹片54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装置5是为了让肩膀下垂的更彻底。进一步的,连接器7为五边体,连接器7为熟塑料模具挤出成型,熟塑料不会干扰扫描结果,降低外部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挂钩3挂在检测床的一侧,拉动连接器7,让连接带2处于笔直状态,让患者仰躺在装置上,头部枕在高低枕1上,拉动连接绑带4的弹力带6并打开绑带4,将绑带4套在肩膀上,把粘钩43粘合在粘板41上,形成固定,放松弹力带6,肩膀会在弹力带6的弹力作用下让肩膀下垂,拉动连接固定装置5的弹力带6,使弹力带6处于紧绷状态,将固定装置5分别固定在检测床的两边,通过旋转握52把夹片54沿着丝杆51向下挤压,从而通过夹片54与固定本体53底部的压力夹住检测床,连接固定装置5的弹力带6会对连接器7进行拉扯,从而带动绑带4向下拉扯,进一步让肩膀下垂达到预定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包括高低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枕(1)包括高枕和低枕,所述高枕的一侧与低枕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高枕的另一侧连接有弹力带(6),所述弹力带(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共有五个连接口(71),所述连接器(7)靠近高低枕(1)的两个连接口(71)均连接有绑带(4),两个所述绑带(4)均通过弹力带(6)连接,所述连接器(7)远离高低枕(1)的两个连接口(71)均安装有固定装置(5),两个所述固定装置(5)均通过弹力带(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包括高低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枕(1)包括高枕和低枕,所述高枕的一侧与低枕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高枕的另一侧连接有弹力带(6),所述弹力带(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共有五个连接口(71),所述连接器(7)靠近高低枕(1)的两个连接口(71)均连接有绑带(4),两个所述绑带(4)均通过弹力带(6)连接,所述连接器(7)远离高低枕(1)的两个连接口(71)均安装有固定装置(5),两个所述固定装置(5)均通过弹力带(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枕(1)远离连接器(7)的一端安装有挂钩(3),所述挂钩(3)通过连接带(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CT扫描拉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4)包括粘板(41)、绑带本体(42)和粘钩(43),所述粘钩(43)位于绑带本体(42)顶部的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李顺飞梅海豫陈燕浩龚鑫鑫郭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