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59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包含鞋底纹理特征的平面灰度图形;b)将步骤a)建立的平面灰度图形映射到3D模型的表面,并通过软件将得到的包含鞋底纹理特征的3D模型导出至SLA 3D打印机系统,进行3D打印木模;c)利用步骤b)得到的3D打印的木模铺设软模,制作支撑石膏,再翻模铸造出模具,最后利用模具完成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作。该制备方法在模具制作的前期阶段就将所有鞋底纹理模型应用在模具模腔的表面,并最终直接制作带纹理的模具,无需其他的表面处理;采用该制备方法能够更快速、高效地设计鞋底纹理,纹理的深浅、尺寸、种类及分布都可以按相关外观设计需求和功能需求做出相应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品制作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鞋底由大底和中底,TPU/NYLON配件等构成,其中大底是指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层结构,通常使用天然或者人工橡胶,具有防滑、耐磨和耐弯折等功效;中底一般是指鞋垫与大底之间的结构,通常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制备的发泡材料或3D结构,主要起到缓震或回弹等作用。无论是大底还是中底,作为底部配件都需要有纹理特征来满足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其中大底的纹理是防滑性能的主要贡献者,中底的纹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缓震的效果,甚至作为缓震或回弹的主要元素。底部配件的纹理一般分为造型纹理和咬花纹理,传统区别在于造型纹理在设计完成后通过翻模在模具表面形成同样的纹理,咬花纹理在模具制作完成后通过后处理再添加到成品模具表面。造型纹理的特征尺寸一般从零点几毫米到十几毫米不等,传统工艺制作的咬花纹理的纵向深度一般在0.3mm。底部配件造型纹理的3D模型由几十乃至上百个立体几何面构成,每个面都需要使用专业的3D设计软件按一定步骤设计实现,一般完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建立包含鞋底纹理特征的平面灰度图形;/nb)将步骤a)建立的平面灰度图形映射到3D模型的表面,并通过软件将得到的包含鞋底纹理特征的3D模型导出至SLA3D打印机系统,进行3D打印木模;/nc)利用步骤b)得到的3D打印的木模铺设软模,制作支撑石膏,再翻模铸造出模具,最后利用模具完成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包含鞋底纹理特征的平面灰度图形;
b)将步骤a)建立的平面灰度图形映射到3D模型的表面,并通过软件将得到的包含鞋底纹理特征的3D模型导出至SLA3D打印机系统,进行3D打印木模;
c)利用步骤b)得到的3D打印的木模铺设软模,制作支撑石膏,再翻模铸造出模具,最后利用模具完成带有纹理的鞋底部配件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平面灰度图形设置每个像素点的灰度数值;所述灰度数值的范围为0~2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平面灰度图形的灰度在所选的区域内可以实现连续性数值变化和非连续性数值变化;所述连续性数值变化实现纹理造型的连续平顺的起伏;所述非连续性数值变化实现纹理造型的清晰锐利的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映射的过程具体为:
b1)在图形范围内的区域取值,每个取值点代表一个灰度值;
b2)对同一个3D模型,映射可分为多次完成;每次的映射以3D模型的底视图和左右侧视图为基准,平面灰度图形的边界即是不同视图下模型的可视轮廓在该视图下的投影边界;
b3)平面图形范围内的取值点以与平面图形边界和其他取值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沿垂直视图平面的方向对应到在该视图下的3D模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俊岭袁晨王有承赵帅马克·安德鲁·克罗嫩伯格叶福泉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