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室内的双色纹理饰件为双色结构,双色结构分别需要两次注塑不同的材料,第一次注射PC材料,第二次注射PC+ABS材料,由于两种材料的厚度较薄,注塑成型后的产品件要求密度较大,因此,注塑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注塑力,注塑过程中流料充型能力差,流速慢,成型后无法满足产品件的高密度要求,生产效率低。现有的注塑机通常不具备所要求的注塑力,需要使用较大的注塑机,增加设备投入的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解决双色产品件密度高,注塑过程中流料充型能力差,流速慢,成型后无法满足产品件的高密度要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第一主镶、第二主镶、主镶驱动机构及顶出机构,前模与后模相对布置,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相邻间隔活动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第一主镶、第二主镶、主镶驱动机构及顶出机构,前模与后模相对布置,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相邻间隔活动设置在前模内;/n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靠近后模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前模型腔;/n所述后模靠近前模的一侧,具有第一后模型芯和第二后模型芯,第一、第二后模型芯相邻间隔布置;/n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背离后模的一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主镶驱动机构,各主镶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主镶沿开模方向与前模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第一主镶、第二主镶、主镶驱动机构及顶出机构,前模与后模相对布置,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相邻间隔活动设置在前模内;
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靠近后模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前模型腔;
所述后模靠近前模的一侧,具有第一后模型芯和第二后模型芯,第一、第二后模型芯相邻间隔布置;
第一主镶和第二主镶背离后模的一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主镶驱动机构,各主镶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主镶沿开模方向与前模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合模状态下,第一后模型芯可分别与两个前模型腔配合形成第一射注塑腔,在第一射注塑腔内成型第一射注塑件,第一射注塑件留在前模型腔;
第二后模型芯可分别与两个前模型腔及留在前模型腔内的第一射注塑件配合形成第二射注塑腔,在第二射注塑腔内成型第二射注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模型芯的外侧壁与各前模型腔的内侧壁,配合形成第一射注塑腔的分型面;
所述第二后模型芯的外侧壁与各前模型腔的内侧壁,配合形成第二射注塑腔的分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后模型芯外侧壁的任意位置,均与各前模型腔内侧壁的对应位置平行;
前模型腔的外侧壁与前模开模方向的夹角为α,1.8°≤α≤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压缩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镶驱动机构包括T型导轨、抽芯及驱动油缸,所述T型导轨固定于对应的主镶上,T型导轨的滑槽方向与开模方向相对倾斜布置;
所述抽芯设置在前模上且与前模滑动配合,同时,抽芯伸至T型导轨的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强,王纪学,王洪波,任勇,李伟,朱中凯,徐正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