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54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锅柄组件,其包括锅柄本体、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对称抵接于所述锅柄本体的握持部上、下两侧面,并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内。将连接件隐藏于装饰件内,使得锅柄线条流畅、整体美观,握持手感佳;适用于各种锅体或锅盖的锅柄设计,有助于提高锅具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柄组件
本技术涉及炊具
,尤其涉及一种锅柄组件。
技术介绍
民以食为天,但美味的食物需通过各种烹饪器具来制作。人们在制作美味食物的过程中或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握持锅柄以拿起锅具。目前,市场上有一体式锅柄和组件式锅柄,一体式锅柄式样单一,不够美观;组件式锅柄在组装时大都会用到螺丝、铆钉等连接件,而现有技术中,螺丝、铆钉往往部分外露于锅柄外,影响了锅柄整体美感,且使用起来手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锅柄组件,以解决螺丝等连接件部分外露于锅柄外,影响整体美感,且使用起来手感差的问题。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锅柄组件,包括锅柄本体、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分别抵接于所述锅柄本体的握持部上、下两侧面,并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内。将连接件隐藏于装饰件内,同时提升锅柄整体美感和使用手感。优选的,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握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握持件在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一侧的表面开有凹槽,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凹槽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握持件还包括有用于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卡接的盖板;所述第二握持件由其抵接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一侧向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盲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盲孔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盲孔相适配的螺丝,所述螺丝用于自上而下依次旋穿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并旋入所述盲孔。将螺丝自上而下依次旋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并旋入盲孔中至止抵于盲孔底部,然后将盖板对齐第一握持件上的凹槽卡接固定,至此,实现螺丝底端隐藏于第二握持件的盲孔内,螺丝顶端隐藏于第一握持件的凹槽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沿侧壁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盖板在相应位置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若干卡槽相适配的若干卡舌。结构简单易加工,同时便于组装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圆角矩形状凹槽,其每条边的中部位置设置所述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均包括矩形台底座和向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方向延伸的四棱台,所述矩形台底座的宽与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宽度相同,所述四棱台上表面的长可满足单手的握、提操作,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握持件的四棱台上表面。锅柄组件组装后造型上具有几何美感,整体美观、握持手感好。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盲孔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对称设置于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长度方向的中线上。优选的,所述锅柄本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为胶木材质。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外表光亮美观,且强度高、耐蚀性好;胶木具有装饰效果,还可以隔热,避免握、提锅柄时手被烫伤;以上设置,可取得“不锈钢中镶有胶木,胶木中又镶有不锈钢”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锅柄的整体美感。优选的,所述锅柄本体可以是:锅手柄本体或锅侧耳本体或锅提手本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组装后相应地得到锅手柄、锅侧耳、锅提手,可作为各种锅体或锅盖的锅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一握持件的凹槽设置、第二握持件的盲孔设置,使得将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上下夹住锅柄本体的握持部并用螺丝固定后,盖上盖板,实现螺丝底端隐藏于第二握持件内,螺丝顶端隐藏于第一握持件内,锅柄组件整体美观,手握时不会触碰到螺丝,握持手感佳;且各组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另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锅体或锅盖的锅柄设计,有助于提高锅具整体品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1的A-A面剖视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1的组装后立体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爆炸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2的组装后立体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爆炸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3的组装后立体示意图;图中:锅手柄1、锅侧耳2、锅提手3、第一握持件4、第二握持件5、锅手柄本体6、凹槽7、盖板8、卡槽9、卡舌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盲孔13、螺丝14、锅侧耳本体15、锅提手本体16。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展示的锅柄组件包括锅柄本体、第一握持件4和第二握持件5。其中,所述锅柄本体为锅手柄本体6,采用外表光亮美观,且强度高、耐蚀性好的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握持件4和第二握持件5选用胶木材质制成,胶木具有装饰效果,还可以隔热,避免握、提锅柄时手被烫伤,且胶木可与不锈钢锅手柄本体6形成视觉上的混搭美感。所述第一握持件4和第二握持件5分别抵接于锅手柄本体6的握持部上、下两侧面,并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第一握持件4和第二握持件5内。具体优选至本实施例中,所述锅手柄本体6握持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对称设置于所述锅手柄本体6握持部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一握持件4上开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通孔11匹配的两个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握持件4在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一侧的表面开有凹槽7,所述两个第二通孔12位于所述凹槽7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握持件4还包括有用于与所述凹槽7相适配卡接的盖板8。所述第二握持件5由其抵接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一侧向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方向开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通孔11匹配的两个盲孔13。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及盲孔13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及盲孔13相适配的螺丝14,所述螺丝14用于自上而下依次旋穿所述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并旋入所述盲孔13。如图1,图2所示,具体操作时,先用尚未盖上盖板8的第一握持件4及第二握持件5上下夹住锅手柄本体6的握持部,各相应孔位对齐,然后将螺丝14自上而下依次旋穿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并旋入盲孔13中至止抵于盲孔底部,最后将盖板8对齐第一握持件上的凹槽7卡接固定,即组装得到如图3所示的锅手柄1。具体地,所述凹槽7底部沿侧壁设有若干卡槽9,所述盖板8在相应位置向下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柄本体、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分别抵接于所述锅柄本体的握持部上、下两侧面,并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柄本体、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分别抵接于所述锅柄本体的握持部上、下两侧面,并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隐藏于所述第一握持件和第二握持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握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握持件在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一侧的表面开有凹槽,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凹槽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握持件还包括有用于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卡接的盖板;所述第二握持件由其抵接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一侧向背离所述锅柄本体握持部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盲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盲孔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盲孔相适配的螺丝,所述螺丝用于自上而下依次旋穿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并旋入所述盲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沿侧壁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盖板在相应位置向下延伸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留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港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