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34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其适用于具有一掀盖的一壳体,壳体具有与掀盖相对应的一开口,其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杆、一第一枢接组件及一弹性元件,第一连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另一端具有一滑接部,而滑接部与掀盖滑接,第一枢接组件与第一连结部枢接,且第一枢接组件组设于壳体的开口上缘,弹性元件分别与第一枢接组件及第一连杆连接,且于掀盖开启时提供一弹性力使掀盖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特别是一种可以将计算机主机掀盖上翻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是随处可见的,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作文书处理、玩游戏、上网等作用,因此家家户户以及各公司行号,计算机几乎是成为必需品。一般的桌上型计算机通常需要光驱、软盘机或烧录机等装置,而这些装置一般是设置于计算机主机的正面,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近来,为使计算机主机外观更为美观,以及可以再进一步保护光驱等装置,业者于主机加上了一道掀盖以使整体造型更美观,又可达到多一层保护光驱的功用,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掀盖结构不外乎是侧开式及滑盖式两种方式,当不需要使用光驱或软盘机等装置时可将掀盖关起来,而需要使用时再将掀盖打开。侧开式的掀盖结构,请参照图1A所示,于光驱、软盘机等需外露的装置部分加上一道掀盖,将掀盖的一侧与机壳接合,使掀盖可以转动,当需要使用光驱等装置时,可将掀盖向侧边打开。滑盖式的掀盖结构,请参照图1B所示,于机壳的一侧边形成一滑轨11,而掀盖则与滑轨11接合,通过滑轨达到开启或关闭掀盖的功效。然而,不论侧开式掀盖或是滑盖式掀盖,皆隐含着某些缺点,以侧开式掀盖来说,在掀盖开启的半径范围内,不能存在障碍物,否则掀盖将无法完全打开,另外,若掀盖没有完全打开即使光驱的托盘伸出时,将会碰撞到掀盖,对于掀盖及光驱来说皆是一种损害。而滑盖式掀盖虽较无上述缺点,但另一个问题是,若主机高度为L,此时掀盖若要完全打开则需要L/2的空间来置放打开后的掀盖,因此可装设光驱等设备的位置亦只剩下L/2,此时若使用者需要使用到更多的设备而使总高度超过L/2时,将无法使用在此类型主机上。因此,需要一种兼具美观及实用的掀盖结构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连杆原理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适用于具有一掀盖的一壳体,而壳体具有与掀盖相对应的一开口,其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杆、一第一枢接组件及一弹性元件。第一连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以及于另一端具有一滑接部,其中滑接部与掀盖滑接。第一枢接组件与第一连杆的第一连结部枢接,且第一枢接组件组设于壳体的开口上缘。弹性元件分别与第一枢接组件及第一连杆连接,而弹性元件于掀盖开启时提供一弹性力使掀盖开启。承上所述,因依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利用连杆及枢接与滑接的搭配使用,使得其可以达到实用且美观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A至图1B为显示现有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侧开式掀盖结构,图1B为滑盖式掀盖结构;图2为显示依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的一爆炸图;图3A至图3B为显示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的侧视图;图4A至图4D为显示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显示掀盖的闭合的状态,图4B及图4C为显示掀盖的开启状态,而图4D为显示增加第三连杆的一示意图。元件符号说明11 滑轨21 壳体211开口22 掀盖221限制元件222轨道23 第一连杆231第一连结部232滑接部24 第一枢接组件241第一枢接元件242第一枢轴25 第二连杆25’ 第三连杆251第二连结部252枢接部26 第二枢接组件261第二枢接元件262阻尼元件263第二枢轴27 弹性元件28 接合部 L 主机高度D1第一位置D2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其中相同的元件将参照相同的符号说明。请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适用于具有一掀盖22的一壳体21,且壳体21具有与掀盖22相对应的一开口211,而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杆23、一第一枢接组件24、一第二连杆25、一第二枢接组件26及一弹性元件27。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3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231以及于另一端具有一滑接部232,其中,滑接部232与掀盖22滑接。第一枢接组件24与第一连杆23的第一连结部231枢接,且第一枢接组件24组设于壳体21的开口211上缘。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组件24包含一第一枢接组件241及一第一枢轴242。其中,第一枢接组件24即通过第一枢接组件241组设于壳体21的开口211上缘,而第一枢轴242穿设于第一枢接组件241及第一连结部231之中,使得第一连杆23可以枢转,当第一连杆23以第一枢接组件24为中枢向上枢转时,进而带动掀盖22向上掀起。以下请搭配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掀盖22与壳体21接合时的结构示意图,而图3B为掀盖22开启时的结构侧面示意图。弹性元件27分别与第一枢接组件24及第一连杆23连接(如图3B所示),而弹性元件27于掀盖22开启时提供一弹性力,使掀盖22得以开启,弹性元件27不但使得掀盖22打开后容易向上弹起,并且可使向上开启后的掀盖22不至于轻易滑落,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7为一拉簧(Drawspring)。第二连杆25的一端具有一第二连结部251以及于另一端具有一枢接部252,于本实施例中,枢接部252枢设于掀盖22侧缘(如图3A所示)。第二枢接组件26与第二连杆25的第二连结部251枢接,且第二枢接组件26组设于壳体21的开口211侧缘。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组件26包含一第二枢接组件261、一阻尼组件262及一第二枢轴263。其中,第二枢接组件26通过第二枢接组件261设置于壳体21的开口211侧缘。阻尼组件262设置于第一枢接元件及第二连结部251之间,用以掀盖22于开启时辅助弹性元件27提供另一弹性力使掀盖22得以开启。而第二枢轴263穿设于第二枢接组件261、阻尼组件262以及第二连结部251之中,使得第二连杆25可以枢转。于此,请参照图4B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主要是以第一枢接组件24为中枢,再通过第一连杆23带动掀盖22向上枢转至一第一位置D1,更可辅以第二枢接组件26为中枢以及第二连杆25带动掀盖22向上枢转,以加强第一连杆23的作用。另外,请参照图3B,显示掀盖22位于第一位置D1时的状态,掀盖22更包含有一限制元件221,其邻设于滑接部232并与滑接部232接触,限制元件221限制掀盖22于开启至第一位置D1之前无法执行关闭的动作。于本实施例中,掀盖22更设置有一轨道222(如图3A所示),而轨道222与第一连杆23的滑接部232滑接,较佳实施例为于滑接部232设置一滚轮,以使第一连杆23与掀盖22接合且滚轮可于轨道222上滑动。于此,请参照图4C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可通过滑接部232与轨道222滑接,使得掀盖22可再进一步向前推进至一第二位置D2。另外,于掀盖22更设置有一接合部28,其设置于掀盖22上(如图3B所示),用以将掀盖22与壳体21接合。于本实施例中,接合部28利用卡接的方式与壳体21接合,而其用以卡接的元件为一门扣(Doorlock),其为于市面上常见的接合元件,当接合时,只需轻压门扣的部位,则接合处即会自动弹开,而欲接合时,亦只需要轻压即可使接合处接合。综上所述,壳体21与掀盖22接合时如图4A所示,掀盖22设置于与开口211相对应的位置,于掀盖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掀盖的计算机主机机壳,适于具有一掀盖的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与该掀盖相对应的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杆,其一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及另一端具有一滑接部,该滑接部与该掀盖滑接;一第一枢接组件,与该第 一连杆的该第一连结部枢接,且该第一枢接组件组设于该壳体的开口上缘;以及一弹性元件,分别与该第一枢接组件及该第一连杆连接,该弹性元件于该掀盖开启时提供一弹性力使该掀盖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掀盖的计算机主机机壳,适于具有一掀盖的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与该掀盖相对应的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杆,其一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及另一端具有一滑接部,该滑接部与该掀盖滑接;一第一枢接组件,与该第一连杆的该第一连结部枢接,且该第一枢接组件组设于该壳体的开口上缘;以及一弹性元件,分别与该第一枢接组件及该第一连杆连接,该弹性元件于该掀盖开启时提供一弹性力使该掀盖开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其中,更包含一接合部,其设置于该掀盖上,用以将该掀盖与该壳体接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其中,该接合部利用卡接方式与该壳体接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其中,该接合部为一门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主机掀盖结构,其中,该第一枢接组件包含一第一枢接元件,其设置于该壳体的开口上缘,该第一枢接组件通过该第一枢接元件组设于该壳体的开口上缘;以及一第一枢轴,其穿设于该第一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崇实蔡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