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包括水槽本体、柔性围挡、滤网支架、过滤网带和调高装置,水槽本体的一个侧面设有开口;柔性围挡设于开口处用以围堵开口;滤网支架的下端可转动地铰接于水槽本体的槽底,滤网支架的上端和柔性围挡的上端连接,滤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抵接水槽本体的左右两个内槽壁,滤网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转辊和下转辊,上转辊处于水槽本体外;过滤网带绕设在上转辊和下转辊上,滤网支架和过滤网带将水槽本体的内腔划分为污水室和净水室;调高装置的输出端和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过滤网带最大限度的浸泡在水槽本体内的液体中,有效的提高了微滤机处理污水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式自动微滤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自动微滤机。
技术介绍
微滤机的作用是除去循环系统水里的微小悬浮物质,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机物残渣等,达到液体净化或回收有用悬浮物的目的,从而可保证水产养殖的质量,并降低水产养殖的成本。高锰酸盐指数转换菌的生长发育必需一定量的有机化合物,可是淡水鱼粪便及鱼饵沉渣使饲养水质的有机化合物成分过高,会引起有机化合物消化吸收菌的繁育,并与高锰酸盐指数转换菌在细胞外基质中发生竞争生长发育室内空间、溶氧及营养物质,所以需要及时的清理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现阶段的微滤机大多是转鼓式的,体积较大,过滤筛网的有效利用面积较小,处理水的速度较慢,长时间的开启微滤机导致处理水的能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履带式自动微滤机,能够高效的处理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包括水槽本体、柔性围挡、滤网支架、过滤网带和调高装置,所述水槽本体的一个侧面设有开口;所述柔性围挡设于所述开口处用以围堵所述开口;所述滤网支架的下端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和所述柔性围挡的上端连接,所述滤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水槽本体的左右两个内槽壁,所述滤网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转辊和下转辊,所述上转辊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上转辊处于所述水槽本体外;所述过滤网带绕设在所述上转辊和所述下转辊上,所述滤网支架和所述过滤网带将所述水槽本体的内腔划分为污水室和净水室,所述水槽本体在对应所述污水室的区域设有进水管,所述水槽本体在对应所述净水室的区域设有出水管;所述调高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自动微滤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柔性围挡向下收缩时,柔性围挡的高度会降低,也即是水槽本体所能容纳液体的液位高度受柔性围挡调控,所述滤网支架的下端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使得滤网支架的上端成为自由端,调高装置可以调节滤网支架的上端的高度,进而使得滤网支架和过滤网带的倾斜度可调,而因为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和所述柔性围挡的上端连接,所以调节过滤网带的倾斜度的同时也调节了水槽本体所能容纳液体的液位高度,进而使得过滤网带能够最大限度的浸泡在水槽本体内的液体中。过滤网带最大限度的浸泡在水槽本体内的液体中,污水室内的污水即可充分的利用过滤网带,微小悬浮物质被过滤网带截留,净水穿过过滤网带的网孔后进入净水室,有效的提高了微滤机处理污水的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毛刷辊,所述毛刷辊设于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所述毛刷辊处于所述水槽本体外且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毛刷辊和所述上转辊相互平行且所述上转辊的刷毛抵接所述过滤网带的下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喷管和若干个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嘴,所述喷管伸进所述过滤网带所形成的环形圈内且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喷管朝向所述毛刷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端和所述净水室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和所述喷管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有集污槽,所述集污槽处于所述毛刷辊和所述喷嘴的下方,所述集污槽连通有排污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网支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若干块连接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上转辊跨设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上端,所述下转辊跨设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下端,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下端和所述槽底铰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侧板面向所述水槽本体左内槽壁的侧面上和所述右侧板面向所述水槽本体右内槽壁的侧面上均设有弹性垫,两块所述弹性垫分别与所述水槽本体左内槽壁和所述水槽本体右内槽壁抵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高装置为直线驱动机构,所述调高装置铰接于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所述调高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铰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高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上的丝杠和设于所述丝杠上的丝杠螺母,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铰接,所述丝杠螺母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铰接。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履带式自动微滤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履带式自动微滤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履带式自动微滤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履带式自动微滤机中的滤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水槽本体100、开口110、污水室120、净水室130、圆弧轨道140、柔性围挡200、滤网支架300、左侧板310、右侧板320、连接板330、上转辊400、第一旋转驱动机构410、下转辊500、过滤网带600、调高装置700、第一电机710、丝杠720、丝杠螺母730、毛刷辊800、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10、反冲洗装置900、喷管910、水泵920、集污槽体9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包括水槽本体100、柔性围挡200、滤网支架300、过滤网带600和调高装置700,水槽本体100的一个侧面设有开口110;柔性围挡200设于开口110处用以围堵开口110;滤网支架300的下端可转动地铰接于水槽本体100的槽底,滤网支架300的上端和柔性围挡200的上端连接,滤网支架300的左右两端分别抵接水槽本体100的左右两个内槽壁,滤网支架3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转辊400和下转辊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一个侧面设有开口;/n柔性围挡,所述柔性围挡设于所述开口处用以围堵所述开口;/n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的下端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和所述柔性围挡的上端连接,所述滤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水槽本体的左右两个内槽壁,所述滤网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转辊和下转辊,所述上转辊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上转辊处于所述水槽本体外;/n过滤网带,所述过滤网带绕设在所述上转辊和所述下转辊上,所述滤网支架和所述过滤网带将所述水槽本体的内腔划分为污水室和净水室,所述水槽本体在对应所述污水室的区域设有进水管,所述水槽本体在对应所述净水室的区域设有出水管;/n调高装置,所述调高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一个侧面设有开口;
柔性围挡,所述柔性围挡设于所述开口处用以围堵所述开口;
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的下端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和所述柔性围挡的上端连接,所述滤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水槽本体的左右两个内槽壁,所述滤网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转辊和下转辊,所述上转辊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上转辊处于所述水槽本体外;
过滤网带,所述过滤网带绕设在所述上转辊和所述下转辊上,所述滤网支架和所述过滤网带将所述水槽本体的内腔划分为污水室和净水室,所述水槽本体在对应所述污水室的区域设有进水管,所述水槽本体在对应所述净水室的区域设有出水管;
调高装置,所述调高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刷辊,所述毛刷辊设于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所述毛刷辊处于所述水槽本体外且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毛刷辊和所述上转辊相互平行且所述上转辊的刷毛抵接所述过滤网带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自动微滤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喷管和若干个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嘴,所述喷管伸进所述过滤网带所形成的环形圈内且和所述滤网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喷管朝向所述毛刷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自动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聪灵,叶志文,刘文,李一平,李群,罗丽霞,林文洪,陈继敏,陈燕红,龚衍熙,曾晓辉,杨玉环,陈就,袁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珠海市金湾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珠海市农渔业科研与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