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保健、消杀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口腔粘膜组织和细胞新陈代谢快,因此恶性肿瘤放化疗后以及口服靶向药患者常并发口腔黏膜炎。头颈肿瘤因为生理解剖原因临床多选择放疗,根据放射治疗后的反应,其性质多考虑是热毒之邪。这种热毒一方面可以损耗全身的气血津液,尤其是气阴的损耗;热毒之邪局部深入营血导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对于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现代医学有一定的治疗方案,但是临床运用不广,一方面临床实际中指南药物获取较难;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较差。因此临床中,诸多医家从中医角度进行了探索,无论内服还是漱口,都取得了一定效果。漱口中药复方和单方都不少,其中部分含有有毒之品,一部分含有刺激性气味的药物,导致患者不容易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技术中部分含漱液含有有毒之品,一部分含漱液含有刺激性气味的药物,导致患者不容易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地榆10-30份、马齿苋10-30份、乌梅15-25份、黄连5-10份、黄芩5-15份、茜根10-20份、连翘10-30份、银花10-30份、生甘草15-30份、生石膏20-50份、灵芝10-20份、蒲公英15-30份、两面针15-30份、水800-12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地榆10-30份、马齿苋10-30份、乌梅15-25份、黄连5-10份、黄芩5-15份、茜根10-20份、连翘10-30份、银花10-30份、生甘草15-30份、生石膏20-50份、灵芝10-20份、蒲公英15-30份、两面针15-30份、水800-1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其特征在于:该加味地榆含漱液按质量份数计,还包括如下原料:防腐剂2-4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地榆10-30份、马齿苋10-30份、乌梅15-25份、黄连5-10份、黄芩5-15份、茜根10-20份、连翘10-30份、银花10-30份、生甘草15-30份、生石膏20-50份、灵芝10-20份、蒲公英15-30份、两面针15-30份并均匀混合;
步骤2:按重量份数比称取500-700份水,并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原料中,加热,武火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继续煎煮20~45min,停止加热,过滤,取第一次滤液备用;
步骤3:按重量份数比称取300-500份水,加入到已提取第一次滤液后的滤渣中,武火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继续煎煮20~45min,停止加热,过滤,取第二次滤液;
步骤4:将第一次滤液与第二次滤液合并继续煎煮,并浓缩至浓度为1.2g/mL-1.6g/mL的加味地榆含漱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加味地榆含漱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