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髂骨钉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髂骨钉。
技术介绍
高能量损伤机制(交通伤、高处坠落等)所致骨盆骨折多伴有多脏器功能损伤,致死率、致残率高。骨盆骨折的常规救治流程包括:①急救复苏,抢救生命;②控制出血;③处理合并伤;④骨折复位、临时稳定及终极复位。然而,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需行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时,常规治疗方案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获得理想内固定效果往往需要不同程度的过分手术显露。这不可避免的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医源性损伤,包括术中知名神经、血管损伤、脏器损伤、术后广泛感染等。近年来,随着对骨盆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损伤控制以及加速康复理论,针对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理念成为创伤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并逐渐在国内外大型医疗机构获得开展。而拟开展的基于多通道螺钉固定技术的骨盆前环、后环微创内固定术作为骨盆微创治疗的主流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内外知名医院骨科医生的认可,尤其是其所具有的经皮微创入路、类似钢板螺钉但远远强于外固定架的固定强度,可以为骨盆骨折,尤其是同时合并多脏器损伤、危重虚弱的患者提供更为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髂骨钉,包括沿一轴向延伸设置的钉体,该钉体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其中该钉体的前端为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该钉体的后端具有与该钉体一体成型设置的钉帽,所述螺纹段和钉帽之间的连接段为外壁光滑的光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前端的端部为不具有切削刃的钝形结构,所述螺纹段上的外螺纹沿所述钉体前端的外周壁往后端方向螺旋布设,且该外螺纹的起始处位于钉体前端的钝形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髂骨钉,包括沿一轴向延伸设置的钉体,该钉体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其中该钉体的前端为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该钉体的后端具有与该钉体一体成型设置的钉帽,所述螺纹段和钉帽之间的连接段为外壁光滑的光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前端的端部为不具有切削刃的钝形结构,所述螺纹段上的外螺纹沿所述钉体前端的外周壁往后端方向螺旋布设,且该外螺纹的起始处位于钉体前端的钝形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髂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前端端部上的钝形结构为一圆台,该圆台外径由前端往后端方向逐渐增大设置,且该圆台的最大外径不超过外螺纹的最大底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髂骨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水,牟鑫,刘珉岑,张朕,赵国辉,王学光,栾涛,孟宪卿,李传海,
申请(专利权)人:刘华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