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07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体,还包括通气罩壳、出气管、移动浮阀和进气管,通气罩壳固定安装在养殖箱体内侧底部,通气罩壳的侧面周向阵列安装有若干出气管,出气管连通通气罩壳内侧与外侧,移动浮阀固定安装在通气罩壳的内侧底部,移动浮阀通过进气管与养殖箱体外侧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养殖箱体内的空气进行更换和加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亮斑扁角水虻是一种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昆虫,又称黑水虻,其可与微生物协同消化餐厨垃圾、湿垃圾、家禽粪便、废弃农作物等固态有机废弃物。消化完固废后的黑水虻幼虫富含粗蛋白(40%~45%)、粗脂肪(35%~40%)、几丁质和抗菌肽,经提取、分离、纯化后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护肤、能源等领域。目前,1m2养殖面积可产20-25斤鲜虫,单位面积内无法进一步提高养殖密度。这个主要归结于两个原因:第一是养殖过程中,鲜虫养殖温度为25-30℃较佳。当投料过多,虫料超过一定厚度时,物料床层温度比较高,造成黑水虻食欲下降,影响鲜虫生长。如果虫子活动区域有限,不能及时散热,很容易热死黑水虻;第二是黑水虻具有避光性,喜欢钻到物料底部。当物料比较致密时,产生大量的CO2和氨类气体不能及时排走,容易造成黑水虻死亡。鉴于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通风供暖黑水虻养殖装置,定时定期给养殖物料堆中通风鼓气或冬天供暖,及时排走物料内氨类气体和多余热量,增大单位面积黑水虻昆虫养殖密度及存活率,提高固态有机废弃物降解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进行通风和温度调节的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体,还包括通气罩壳、出气管、移动浮阀和进气管,所述通气罩壳固定安装在养殖箱体内侧底部,通气罩壳的侧面周向阵列安装有若干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通气罩壳内侧与外侧,所述移动浮阀固定安装在通气罩壳的内侧底部,所述移动浮阀包括密封罩和阀体,密封罩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阀体为底部开口的柱状腔体结构,阀体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阀体侧面阵列开设有若干出气孔,阀体嵌入在密封罩的开口内且阀体的边缘与密封罩的开口边缘相互密合,限位环位于密封罩内侧,密封罩通过进气管与养殖箱体外侧相互连通。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筛网,所述筛网固定安装在出气管的内侧。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筛网的目数为80-100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远离通气罩壳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轴线与养殖箱体的底面所成角度为30-6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管道加热装置,所述管道加热装置安装在进气管上。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安装在进气管上。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管道加热装置位于养殖箱体与鼓风机之间。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通气罩壳的高度为养殖箱体高度的1/3-1/2。本技术的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移动浮阀结构对养殖箱体内侧进行通风,一方面可以进行进气量的调节,另一方面当不进行通风换气时,浮阀自动关闭,从而有效避免养殖箱体内的热量散发,同时可以保证养殖箱体内的臭气得到集中排放处理,不会通过进气管排出;通气罩壳两侧向下倾斜设置的储气罐可以防止虫渣进入到通风系统中,储气罐中的筛网可以进一步防止虫子和虫渣进入到通风系统,有效保证通风系统的卫生,避免虫子和虫渣进入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进气管道上设置管道加热装置可以实现在寒冷天气对养殖箱体1内部进行供暖,有效改善黑水虻在寒冷天气的养殖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养殖箱体、3-通气罩壳、4-出气管、5-移动浮阀、6-进气管、7-筛网、8-管道加热装置、9-鼓风机、51-密封罩、52-阀体、53-限位环、54-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3,本技术的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其包括养殖箱体1、通气罩壳3、出气管4、移动浮阀5、进气管6、筛网7、管道加热装置8和鼓风机9。养殖箱体1作为黑水虻养殖单元,将一批黑水虻和养殖饲料容纳在内,为黑水虻提供生存繁衍的场所,养殖箱体1的侧面设有对应的排气口,用于排出废气。通气罩壳3用于定时定量为养殖箱体1内提供新鲜的空气,通气罩壳3为中空的腔体结构,通气罩壳3固定安装在养殖箱体1内侧底部中央,通气罩壳3的侧面沿周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出气管4,出气管4连通通气罩壳3的内侧和外侧。出气管4用于将通气罩壳3内的新鲜空气排放到养殖箱体1内,出气管4远离通气罩壳3的一端开口朝下,且出气管4的轴线与通气罩壳3的底面呈30-60°角,开口向下倾斜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残渣以及黑水虻会直接通过出气管4的开口掉落进入到通气罩壳3内部。移动浮阀5用于控制进入通气罩壳3内的空气的通气量,同时可以防止养殖箱体1内的热量在不通气的过程中直接散发至养殖箱体1外侧,移动浮阀5包括密封罩51、阀体52、限位环53和出气孔54,密封罩51为上端设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密封罩51固定安装在通气罩壳3的内侧底面,且密封罩51通过进气管6与养殖箱体1的外侧相互连通,阀体52为下端开口的柱状空腔结构,阀体52嵌入在密封罩51上端开口内,且阀体52的侧壁与密封罩51的开口相互密合,阀体52的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53,阀体52在密封罩51的开口内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同时限位环53可以防止阀体52脱离密封罩51,阀体52的侧壁上阵列开设有若干出气孔54,当阀体52沿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时,露出于密封罩51外侧的出气孔54的数量发生变化,当进气管6不进气时,阀体52在最低点,此时出气孔54均处于密封罩51内侧,进气管6不与通气罩壳3内侧相互连通,当进气管6进气时,在气压作用下,阀体52向上运动,部分或者全部出气孔54位于密封罩51外侧,此时进气管6与通气罩壳3内侧相互连通,达到换气的效果。进气管6用于向养殖箱体1内输入新鲜的空气,进气管6与阀体52的内侧相互连通,进气管6位于养殖箱体1外侧的部分还安装有管道加热装置8和鼓风机9。筛网7安装在出气管4的管道内侧,其用于阻挡养殖箱体1内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黑水虻进入到出气管4内,从而能够对通气罩壳3的内部构件进行保护,筛网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其包括养殖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罩壳(3)、出气管(4)、移动浮阀(5)和进气管(6),所述通气罩壳(3)固定安装在养殖箱体(1)内侧底部,通气罩壳(3)的侧面沿周向阵列安装有若干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连通通气罩壳(3)内侧与外侧,所述移动浮阀(5)固定安装在通气罩壳(3)的内侧底部,所述移动浮阀(5)包括密封罩(51)和阀体(52),密封罩(51)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阀体(52)为底部开口的柱状腔体结构,阀体(52)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53),阀体(52)侧面阵列开设有若干出气孔(54),阀体(52)嵌入在密封罩(51)的开口内且阀体(52)的边缘与密封罩(51)的开口边缘相互密合,限位环(53)位于密封罩(51)内侧,密封罩(51)通过进气管(6)与养殖箱体(1)外侧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其包括养殖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罩壳(3)、出气管(4)、移动浮阀(5)和进气管(6),所述通气罩壳(3)固定安装在养殖箱体(1)内侧底部,通气罩壳(3)的侧面沿周向阵列安装有若干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连通通气罩壳(3)内侧与外侧,所述移动浮阀(5)固定安装在通气罩壳(3)的内侧底部,所述移动浮阀(5)包括密封罩(51)和阀体(52),密封罩(51)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阀体(52)为底部开口的柱状腔体结构,阀体(52)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53),阀体(52)侧面阵列开设有若干出气孔(54),阀体(52)嵌入在密封罩(51)的开口内且阀体(52)的边缘与密封罩(51)的开口边缘相互密合,限位环(53)位于密封罩(51)内侧,密封罩(51)通过进气管(6)与养殖箱体(1)外侧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通风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网(7),所述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魏良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