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救护器械
,尤其是涉及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肢体受伤出血伤员的救护方式主要是依靠“互救”方式。然而,对于出血的伤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依靠他人的“互救”方式常因伤员搜寻和火线抢救等环节而耽搁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导致伤员因过多失血而死亡。而肢体受伤出血引起的死亡一直以来都是战伤死亡中的主要部分,在未来的作战中,仍将面临此样的问题。然而,近几十年来,我军在战伤止血工具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其次,传统的止血工具在抢滩登陆和特种作战等环境下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能够实现快速止血,降低人员伤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包括:可充气气囊,为四个,且两两规格相同,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用于对应的缠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一周,且在使用者受伤流血时,其充气扩张,压迫使用者对应的四肢,用于阻断血流。产气装置,通过进气口与所述可充气气 ...
【技术保护点】
1.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充气气囊(3),为四个,且两两规格相同,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4);用于对应的缠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一周,且在使用者受伤流血时,其充气扩张,压迫使用者对应的四肢,用于阻断血流;/n产气装置(1),通过进气口与所述可充气气囊(3)相连通,设置有触发开关(1-11);在所述使用者出血时,启动触发开关(1-11),产气装置(1)用于向所述可充气气囊(3)中充入气体;/n所述产气装置(1)包括:/n内缸(1-10),为上下敞口的筒状壳体,其下端为出气口(1-5);其内通过连接件设置有一水平向的击针板(1-8),将所述内缸(1-1 ...
【技术特征摘要】
1.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充气气囊(3),为四个,且两两规格相同,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4);用于对应的缠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一周,且在使用者受伤流血时,其充气扩张,压迫使用者对应的四肢,用于阻断血流;
产气装置(1),通过进气口与所述可充气气囊(3)相连通,设置有触发开关(1-11);在所述使用者出血时,启动触发开关(1-11),产气装置(1)用于向所述可充气气囊(3)中充入气体;
所述产气装置(1)包括:
内缸(1-10),为上下敞口的筒状壳体,其下端为出气口(1-5);其内通过连接件设置有一水平向的击针板(1-8),将所述内缸(1-10)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击针板(1-8)可在内缸(1-10)内向下运动;
在下部腔室内由上到下依次装填有点火药层(1-4)和产气药块(1-3);且在所述击针板(1-8)向下运动时,撞击所述点火药层(1-4),以使所述产气药块(1-3)反应产气;
外缸(1-9),其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筒状壳体,由上端同轴套设在所述内缸(1-10)外,可绕所述外缸(1-9)中心轴旋转;且在所述外缸(1-9)旋转至一位置时,使所述击针板(1-8)向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通孔,为多个,且环向一周间隔开设在所述内缸(1-10)的侧壁上;
钢珠(1-7),与所述通孔的个数相同,其直径大于所述内缸(1-10)侧板的厚度;各所述钢珠对应的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上部内侧用于支撑所述击针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场肢体出血快速止血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缸(1-9)内,且绕其内壁一周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与通孔的个数相同,且与各所述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栋,郭万刚,刘鹏云,李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