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摄入营养物质。但投放的饵料、化学品和抗生素等仅有9.0%~17.4%的能量成功传递到水产品,其余均残余在水体中。养殖动物将外部能量转化为自身能量的同时会产生排泄物,使养殖水体富含氮磷。这使得邻近海域出现赤潮、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等现象,威胁到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同时增大了养殖成本。目前循环养殖系统已经在工厂养殖中广泛运用,但是传统的循环养殖模式成本高,利用生物絮团来净化水质,对技术要求高。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长臂虾属、白虾亚属,广泛分布于黄海、东海与南海。脊尾白虾为近岸广盐、广温、广布物种,产于中国附近海域,它还是对虾养殖池和海水鱼类养殖池中的重要副产品,近年来养殖面积日益扩大,苗种需求日益增加,完善和发展脊尾白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亟待找出一个对环境友好且不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虾养殖池(1);/n集污池(2),其内部设置有过滤部件(21),所述过滤部件(21)将所述集污池(2)分隔成第一池(22)和第二池(23),所述第一池(22)和所述第二池(23)通过所述过滤部件(21)相连通;/n微藻养殖池(3);/n轮虫养殖池(4);/n所述虾养殖池(1)与所述第一池(22)通过管路相连通且配置成将养虾废水排放至所述第一池(22),所述第二池(23)、所述微藻养殖池(3)、所述轮虫养殖池(4)以及所述虾养殖池(1)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构成流体循环的回路,所述集污池(2)高于所述微藻养殖池(3),所述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虾养殖池(1);
集污池(2),其内部设置有过滤部件(21),所述过滤部件(21)将所述集污池(2)分隔成第一池(22)和第二池(23),所述第一池(22)和所述第二池(23)通过所述过滤部件(21)相连通;
微藻养殖池(3);
轮虫养殖池(4);
所述虾养殖池(1)与所述第一池(22)通过管路相连通且配置成将养虾废水排放至所述第一池(22),所述第二池(23)、所述微藻养殖池(3)、所述轮虫养殖池(4)以及所述虾养殖池(1)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构成流体循环的回路,所述集污池(2)高于所述微藻养殖池(3),所述微藻养殖池(3)高于所述轮虫养殖池(4),所述轮虫养殖池(4)高于所述虾养殖池(1),所述虾养殖池(1)连通至所述第一池(22)的管路上设置有排污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线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分别检测所述虾养殖池(1)和所述微藻养殖池(3)内微藻密度的微藻密度检测模块、用于分别检测所述虾养殖池(1)和所述轮虫养殖池(4)内轮虫密度的轮虫密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虾养殖池(1)内水体氨氮浓度的水体氨氮浓度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对外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模块,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藻密度检测模块、所述轮虫密度检测模块、所述水体氨氮浓度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报警模块分别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池(23)连通至所述微藻养殖池(3)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5),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当所述微藻养殖池(3)内的微藻密度低于第一密度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阀(5)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虾的绿色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养殖池(3)连通至所述轮虫养殖池(4)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6),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当所述轮虫养殖池(4)内的轮虫密度低于第二密度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阀(6)打开。
技术研发人员:高焕,王林华,段健诚,高威,赵思哲,邓高威,欧阳乐飞,王攀攀,阎斌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