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400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节能系统,涉及农田水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集水筒、供水泵、供水主管、供水一级支管、供水二级支管和土壤湿度传感器,集水筒的一侧设置有供水泵,供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供水主管,供水主管的两侧及端部安装有供水一级支管,供水一级支管上安装有供水二级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水筒、土壤湿度传感器、集水筒上的筒盖可在下雨时打开进行蓄水,当雨停时关闭通过安装在筒盖上的光伏发电板发电为供水系统提供能源,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测得每块土地的湿度,当湿度较低时通过供水系统进行供水,如此可实现智能控水,减少耗水耗电量,实现节能供水,解决了现有的供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低,节能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节能系统
本技术属于农田水利
,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水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农田水利是指以农业增产为目的,防治旱涝等灾害,对农田实时的灌溉和排水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农田的供水灌溉一直都是农田水利的重中之重,现有的农田供水灌溉系统大多是通过抽取地下水或者河流水进行全覆盖的灌溉,这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较大,且不断抽取河流和地下水的过程中水泵耗电量惊人,对于不同位置的农田土壤的湿度无法得到准确测得,这就导致在供水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不同位置农田土壤的湿度,容易出现灌溉过多产生涝灾,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节能系统,通过设置集水筒、土壤湿度传感器、集水筒上的筒盖可在下雨时打开进行蓄水,当雨停时关闭通过安装在筒盖上的光伏发电板发电为供水系统提供能源,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测得每块土地的湿度,当湿度较低时通过供水系统进行供水,如此可实现智能控水,减少耗水耗电量,实现节能供水,解决了现有的供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低,节能效果差的问题。<br>为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节能系统,包括集水筒(1)、供水泵(2)、供水主管(3)、供水一级支管(4)、供水二级支管(5)和土壤湿度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1)的一侧设置有供水泵(2),所述供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有供水主管(3),所述供水主管(3)的两侧及端部安装有供水一级支管(4),所述供水一级支管(4)上安装有供水二级支管(5),所述供水二级支管(5)的底端安装有喷淋头(6),所述供水主管(3)上靠近供水泵(2)一侧安装有流量传感器(7),每个所述喷淋头(6)均对应一片土地,每个所述喷淋头(6)对应的土地上均插接有土壤湿度传感器(9),所述集水筒(1)包括集水筒体(101)、抽水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节能系统,包括集水筒(1)、供水泵(2)、供水主管(3)、供水一级支管(4)、供水二级支管(5)和土壤湿度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1)的一侧设置有供水泵(2),所述供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有供水主管(3),所述供水主管(3)的两侧及端部安装有供水一级支管(4),所述供水一级支管(4)上安装有供水二级支管(5),所述供水二级支管(5)的底端安装有喷淋头(6),所述供水主管(3)上靠近供水泵(2)一侧安装有流量传感器(7),每个所述喷淋头(6)均对应一片土地,每个所述喷淋头(6)对应的土地上均插接有土壤湿度传感器(9),所述集水筒(1)包括集水筒体(101)、抽水管(102)、筒盖(103)和光伏发电板(106),所述集水筒体(101)的一侧安装有抽水管(102),所述抽水管(102)的上端口朝向集水筒体(101)内部设置,所述集水筒体(101)的上端安装有筒盖(103),所述筒盖(103)的上端面上安装有光伏发电板(106),所述供水泵(2)的一侧设置有设备柜(10),所述设备柜(10)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蓄电箱(11)、光伏逆变器(13)和控制器(12),所述光伏逆变器(13)的输入端与光伏发电板(1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光伏逆变器(13)的输出端与蓄电箱(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箱(1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凯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