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00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上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安装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块,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固定安装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上固定安装有直杆,所述直杆上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通过复位转轴转动安装有座板。优点在于:既能够对显示板进行较好的防尘保护,又可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休息,舒适度较高,且可对不同型号尺寸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而无需操作人员手持零件进行固定,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实训台的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
技术介绍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进行线控技术的教学时,通常会在教学实训台上进行辅助教学实践;现有教学实训台仍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装置上的显示板一般是直接固定在实训台的外表面,并未设置有防尘保护措施,使得显示板在不使用时其上会附着有较为的灰尘;2、现有装置上并未设置有休息台,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无法进行休息,只可站立进行操作,操作时较为劳累;3、现有装置上并未设置有汽车零件的固定装置,学生在对汽车零件进行打磨,切割、抛光等操作时需要手持零件进行固定,较为麻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未保护显示板、无法进行休息、未设置固定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上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安装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块,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多个储物板,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固定安装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上固定安装有直杆,所述直杆上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通过复位转轴转动安装有座板,所述移动杆上固定安装有座板相配合的限位杆,所述移动杆与定位槽之间安装有吸附机构;所述隔板与平台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直板,两个所述直板之间卡合安装有启闭门,两个所述直板之间滑动安装有操作板,且操作板与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所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收卷辊,且收卷辊与操作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操作板上固定安装有工作板一、工作板二;所述工作板一与工作板二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杆,每两个所述侧杆之间均安装有压合机构,所述工作板一上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托板,且托板与工作板一上安装有卡合机构,位于所述工作板一上的两个侧杆上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均转动安装有夹持板,且每个夹持板与相应侧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伸缩杆;位于所述工作板二上的左侧侧杆上通过转杆三转动安装有转筒,且转筒内固定安装有开设卡合孔的海绵块,位于所述工作板二上的右侧侧杆上安装有推动机构。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杆上的梯形滑块,所述直杆上开设有与梯形滑块相配合的梯形滑槽。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磁铁一,所述定位槽上固定安装有与磁铁一相配合的磁铁二。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杆之间的顶杆,所述顶杆上滑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与顶杆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复位弹簧,所述下压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托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安装有卡销,所述工作板一上开设有多个与卡销相配合的卡槽。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每个所述卡销上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且每个升降板与相应安装板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弹簧。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侧杆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挤压弹簧,多个所述挤压弹簧上共同固定安装有压筒。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中,两个所述螺纹杆上远离夹持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把,所述转杆三上固定安装有摇杆。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放置槽与转杆一,当需要使用显示板时,可转动转杆一将其从放置槽中拿出,并使显示板底部的海绵垫块与平台相抵,即可进行显示板的使用,当不使用显示板时,只需将显示板转动至放置槽内,即可对显示板进行保护,使其不会受到灰尘的沾染。2:通过设置储物板,储物板用于放置收纳扳手、起子、螺丝刀等维修工具,当使用时可将箱门打开将工具取出,当不需要使用时即可将工具放回储物板上,可对维修工具进行保护。3: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当需要对汽车零件进行加工操作时,启动伺服电机使其带动收卷辊进行转动,收卷辊转动时即会收卷牵引绳拉动操作板上升,操作板上升即可使其上的工作板一与工作板二移动至平台的外部,即可开始零件的加工。4:通过设置座板,当学生需要进行休息时,可将直杆从侧板中转出,使其保持水平,再将移动杆移动至最大位置,并转动座板使其保持水平,学生即可坐在座板上进行休息。5:通过设置螺纹杆与夹持板,转动螺纹杆即可推动夹持板进行移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时即可对条形零件进行夹持固定,此时学生即可对零件进行打磨、切割等操作。6:通过设置转筒与推动机构,当需要对圆柱形零件进行加工时,可先压动压筒使其压动挤压弹簧使其收缩,再将圆柱形零件放置在转筒内海绵块内,再松开压筒使其复位,此时压筒即会套设在圆柱形零件上,转筒与压筒相互配合即可将圆柱形零件进行夹持固定,此时学生即可对圆柱形零件进行加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既能够对显示板进行较好的防尘保护,又可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休息,舒适度较高,且可对不同型号尺寸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而无需操作人员手持零件进行固定,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显示板、伺服电机处于工作状态下箱体与其上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侧板与其上连接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图3中移动杆、座板与其上部分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移动杆、座板与其上部分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操作板与其上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工作板一与其上部分结构的仰视图;图8为图7中A部位的节点放大图;图9为图6中工作板二与其上部分结构的仰视图。图中:1箱体、2平台、3放置槽、4显示板、5支撑杆、6转杆一、7海绵垫块、8隔板、9侧板、10挤压弹簧、11摇杆、12储物板、13箱门、14直板、15操作板、16压缩弹簧、17牵引绳、18伺服电机、19转杆二、20直杆、21移动杆、22座板、23磁铁一、24磁铁二、25定位槽、26复位转轴、27限位杆、28工作板一、29工作板二、30托板、31侧杆、32卡槽、33压杆、34下压板、35复位弹簧、36安装板、37升降板、38限位伸缩杆、39螺纹杆、40夹持板、41转杆三、42转筒、43压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的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上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内固定安装有转杆一(6),所述转杆一(6)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转动安装有显示板(4),所述显示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块(7),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8)、多个储物板(12),所述箱体(1)上转动安装有箱门(13);/n所述箱体(1)上固定安装有侧板(9),所述侧板(9)上开设有定位槽(25),所述定位槽(25)上固定安装有转杆二(19),所述转杆二(19)上固定安装有直杆(20),所述直杆(20)上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移动杆(21),所述移动杆(21)上通过复位转轴(26)转动安装有座板(22),所述移动杆(21)上固定安装有座板(22)相配合的限位杆(27),所述移动杆(21)与定位槽(25)之间安装有吸附机构;/n所述隔板(8)与平台(2)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直板(14),两个所述直板(14)之间卡合安装有启闭门,两个所述直板(14)之间滑动安装有操作板(15),且操作板(15)与隔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16),所述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收卷辊,且收卷辊与操作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7),所述操作板(15)上固定安装有工作板一(28)、工作板二(29);/n所述工作板一(28)与工作板二(29)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杆(31),每两个所述侧杆(31)之间均安装有压合机构,所述工作板一(28)上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托板(30),且托板(30)与工作板一(28)上安装有卡合机构,位于所述工作板一(28)上的两个侧杆(31)上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9),两个所述螺纹杆(39)上均转动安装有夹持板(40),且每个夹持板(40)与相应侧杆(31)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伸缩杆(38);/n位于所述工作板二(29)上的左侧侧杆(31)上通过转杆三(41)转动安装有转筒(42),且转筒(42)内固定安装有开设卡合孔的海绵块,位于所述工作板二(29)上的右侧侧杆(31)上安装有推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教学实训台,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的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上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内固定安装有转杆一(6),所述转杆一(6)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转动安装有显示板(4),所述显示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块(7),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8)、多个储物板(12),所述箱体(1)上转动安装有箱门(13);
所述箱体(1)上固定安装有侧板(9),所述侧板(9)上开设有定位槽(25),所述定位槽(25)上固定安装有转杆二(19),所述转杆二(19)上固定安装有直杆(20),所述直杆(20)上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移动杆(21),所述移动杆(21)上通过复位转轴(26)转动安装有座板(22),所述移动杆(21)上固定安装有座板(22)相配合的限位杆(27),所述移动杆(21)与定位槽(25)之间安装有吸附机构;
所述隔板(8)与平台(2)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直板(14),两个所述直板(14)之间卡合安装有启闭门,两个所述直板(14)之间滑动安装有操作板(15),且操作板(15)与隔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16),所述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收卷辊,且收卷辊与操作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7),所述操作板(15)上固定安装有工作板一(28)、工作板二(29);
所述工作板一(28)与工作板二(29)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杆(31),每两个所述侧杆(31)之间均安装有压合机构,所述工作板一(28)上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托板(30),且托板(30)与工作板一(28)上安装有卡合机构,位于所述工作板一(28)上的两个侧杆(31)上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9),两个所述螺纹杆(39)上均转动安装有夹持板(40),且每个夹持板(40)与相应侧杆(31)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伸缩杆(38);
位于所述工作板二(29)上的左侧侧杆(31)上通过转杆三(41)转动安装有转筒(42),且转筒(42)内固定安装有开设卡合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庆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