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载用夹具、物品的移载方法、以及具有外周涂层部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374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移载用夹具、物品的移载方法以及具有外周涂层部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移载用夹具可以在移载不同尺寸的物品时通用。该移载用夹具具备:框架;丝杠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框架且具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相对于第一螺纹部而朝向相反方向并在丝杠轴方向上与第一螺纹部相邻;一对叉板,其包括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该第一叉板具有与第一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该第二叉板在与第一叉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具有与第二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这一对叉板通过丝杠轴的旋转而能够沿着丝杠轴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以及朝上突起部,其在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上分别设置有1处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载用夹具、物品的移载方法、以及具有外周涂层部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能够在移载物品时使用的移载用夹具。本专利技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物品的移载方法。本专利技术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具有外周涂层部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出于确保强度和/或提高外形尺寸的精度的目的,在圆柱状、椭圆柱状等柱状结构体(例如GPF及DPF等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外周侧面形成外周涂层部。外周涂层部可以经过如下工序来形成,该工序包括:将浆料状的涂层材料涂布于柱状结构体的侧面的工序、将涂布有涂层材料的柱状结构体向干燥场所移载的工序、以及使涂层材料干燥的工序(日本特开2007-519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211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193533号公报)。在柱状结构体的侧面所涂布的涂层材料处于未干燥状态时,如果将柱状结构体载放于移载台,则涂层材料附着于移载台而污染移载台,不仅如此,而且下底面的外周角部(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棱线)处的外周涂层部容易发生缺损。如果在外周涂层部发生缺损,则需要对缺损部分进行补修或者作为次品而废弃。因此,在涂布涂层材料之后至干燥期间,希望涂层材料尽量不与移载台接触。出于上述目的,在日本特开2015-193533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即,将涂布有涂层材料后的陶瓷蜂窝体的下端面载放于在上表面形成有凸部的板状取出部件,将载放于所述取出部件的所述陶瓷蜂窝体向输送台载放。该公报中记载:由于在陶瓷蜂窝体的端面的周缘部所形成的干燥不充分的涂层材料端部没有与所述取出部件直接接触,所以不易在陶瓷蜂窝体的端面的外周壁角部产生缺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19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2116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935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日本特开2015-19353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即,必须针对各陶瓷蜂窝体的尺寸来制作板状取出部件,导致备用零部件增加及操作时间增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移载不同尺寸的物品时通用的移载用夹具。本专利技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用了上述移载用夹具的物品的移载方法。本专利技术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用了上述移载用夹具的具有外周涂层部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具备具有朝上突起部的一对活动式叉板的移载用夹具对于解决课题是有效的。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该见解而完成的,以下进行例示。[1]一种移载用夹具,其中,具备:框架;丝杠轴,该丝杠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框架且具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相对于第一螺纹部而朝向相反方向并在丝杠轴方向上与第一螺纹部相邻;一对叉板,该一对叉板包括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该第一叉板具有与第一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该第二叉板在与第一叉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具有与第二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这一对叉板通过丝杠轴的旋转而能够沿着丝杠轴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以及朝上突起部,该朝上突起部在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上分别设置有1处以上。[2]根据[1]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朝上突起部由弹性材料形成。[3]根据[2]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依据JISK6253-3:2012,以A型硬度计测定得到的弹性材料的硬度在30~80的范围内。[4]根据[2]或[3]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弹性材料为橡胶、海绵或两者的组合。[5]根据[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朝上突起部沿着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的长度方向而分别设置有2处。[6]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7]根据[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丝杠轴能够借助伺服马达进行旋转。[8]根据[7]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具备: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与物品的下底面相关的尺寸信息;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输入的物品的尺寸信息来控制伺服马达,以便调整一对叉板在丝杠轴方向上的间隔。[9]根据[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还具备:至少一个上侧叉板,该至少一个上侧叉板在与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且设置成比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更靠上方;以及朝下突起部,该朝下突起部在上侧叉板上设置有1处以上。[10]一种移载装置,其中,具备:台车以及搭载于台车的[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11]一种物品的移载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基于物品的下底面的尺寸信息使[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的丝杠轴旋转来调整所述一对叉板在丝杠轴方向上的间隔的工序、通过使物品的下底面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朝上突起部接触而将物品载放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工序、以及对载放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物品进行移载的工序。[12]根据[11]所述的移载方法,其中,按朝上突起部整体位于比物品的下底面的外周角部更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实施将物品载放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工序。[13]根据[11]或[12]所述的移载方法,其中,当所述物品的外形为圆柱状,将所述物品的下底面的直径设为D,将朝上突起部在丝杠轴方向上的配置范围设为W,将朝上突起部在叉板长度方向上的配置范围设为L时,按满足0.4D≤W≤0.95D且0.2D≤L≤0.8D的方式实施调整所述一对叉板在丝杠轴方向上的间隔的工序。[14]根据[11]~[13]所述的移载方法,其中,物品为侧面涂布有未干燥涂层材料的柱状结构体。[15]根据[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方法,其中,移载用夹具为[9]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将物品载放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工序包括使所述移载用夹具的朝下突起部与物品的上底面接触。[16]一种具有外周涂层部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具有侧面、上底面及下底面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工序、在将柱状蜂窝结构体的上底面及下底面利用上侧保持部件和具有外周保持部及中央保持部的下侧保持部件在竖直方向夹持的状态下在柱状蜂窝结构体的侧面涂布涂层材料的工序、在未干燥涂层材料涂布于柱状蜂窝结构体的侧面的状态下使下侧保持部件的中央保持部相对于外周保持部向上方相对移动而在外周保持部与柱状蜂窝结构体的下底面之间形成空间的工序、在所述空间插入[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的一对叉板并使柱状蜂窝结构体的下底面与朝上突起部接触而将柱状蜂窝结构体载放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工序、将载放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柱状蜂窝结构体向用于一起放入加热装置的载放夹具移载的工序、以及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载用夹具,其中,具备:/n框架;/n丝杠轴,该丝杠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框架且具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相对于第一螺纹部而朝向相反方向并在丝杠轴方向上与第一螺纹部相邻;/n一对叉板,该一对叉板包括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该第一叉板具有与第一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该第二叉板在与第一叉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具有与第二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这一对叉板通过丝杠轴的旋转而能够沿着丝杠轴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以及/n朝上突起部,该朝上突起部在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上分别设置有1处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1 JP 2019-2108781.一种移载用夹具,其中,具备:
框架;
丝杠轴,该丝杠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框架且具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相对于第一螺纹部而朝向相反方向并在丝杠轴方向上与第一螺纹部相邻;
一对叉板,该一对叉板包括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该第一叉板具有与第一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该第二叉板在与第一叉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具有与第二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这一对叉板通过丝杠轴的旋转而能够沿着丝杠轴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以及
朝上突起部,该朝上突起部在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上分别设置有1处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
朝上突起部由弹性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
依据JISK6253-3:2012,以A型硬度计测定得到的弹性材料的硬度在30~8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
弹性材料为橡胶、海绵或两者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
朝上突起部沿着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的长度方向而分别设置有2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
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
丝杠轴能够借助伺服马达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具备:
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与物品的下底面相关的尺寸信息;以及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输入的物品的尺寸信息来控制伺服马达,以便调整一对叉板在丝杠轴方向上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其中,还具备:
至少一个上侧叉板,该至少一个上侧叉板在与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且设置成比第一叉板及第二叉板更靠上方;以及
朝下突起部,该朝下突起部在上侧叉板上设置有1处以上。


10.一种移载装置,其中,
具备:台车以及搭载于台车的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


11.一种物品的移载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
基于物品的下底面的尺寸信息使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用夹具的丝杠轴旋转来调整所述一对叉板在丝杠轴方向上的间隔的工序、
通过使物品的下底面与所述移载用夹具的朝上突起部接触而将物品载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祐二近藤利荣奥村健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