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62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包括结构部分和系统部分,所述结构部分包括主机单元、电池单元和装饰性输电连接带,所述主机单元设有腔体、PCB板、AI芯片、发音器、拾音器、动铁、过滤网和磁性底壳,所述电池单元设有电芯、PCM板和磁性外壳,所述装饰性输电连接带设有主机连接端、内置电线的装饰带和电池连接端,所述系统部分是指佩戴者与耳环的语音交互和耳环对应用与事物的智能控制,通过蓝牙将智能耳环与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等联接起来,以实现语音控制与调动配对手机或手表中的应用软件,以及连接云端应用,实现物联网硬件控制,让打电话,出行,学习,办公,居家等个人事务智慧化,让虚拟个人助手及数字替身能7×24小时服务,既是紧贴大脑的可穿戴智能化语音交互控制终端,也是集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为一体的创新耳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语音交互蓝牙智能耳环,属于耳环式可穿戴硬件及智能交互管理系统相接合的穿戴式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具有可长期穿戴和智能化特点,是人的智能化延伸,就自我量化看,有运动健身户外和医疗保健两大应用细分领域,就体外进化看,协助用户实现信息感知与处理能力提升是极为广阔的领域,但目前的手表,手环等穿戴式智能设备远离大脑,不便于语音交互,贴近大脑的耳机与眼镜长时间佩戴很不舒适,且睡觉中无法佩戴,佩戴耳机还会影响听力,现有穿戴式设备都不能满足人们对虚拟个人AI助手,数字替身等产品的7×24小时贴身服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语音交互技术、个人虚拟助手技术、蓝牙耳机技术与装饰耳环相结合的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智能耳环接收佩戴者语音指令并识别处理,结合耳环内置智能芯片或配对的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包括结构部分和系统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部分包括主机单元、电池单元和装饰性输电连接带,所述主机单元设有腔体、PCB板、AI芯片、发音器、拾音器、动铁、过滤网和磁性底壳,所述电池单元设有电芯、PCM板和磁性外壳,所述装饰性输电连接带设有主机连接端、内置电线的装饰带和电池连接端,佩戴时主机磁性底壳紧贴于耳廓内侧,电池磁性外壳紧贴于耳廓外侧,磁力使耳环固定于耳廓上,所述系统部分包括佩戴者与耳环的语音交互系统和耳环对事物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包括结构部分和系统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部分包括主机单元、电池单元和装饰性输电连接带,所述主机单元设有腔体、PCB板、AI芯片、发音器、拾音器、动铁、过滤网和磁性底壳,所述电池单元设有电芯、PCM板和磁性外壳,所述装饰性输电连接带设有主机连接端、内置电线的装饰带和电池连接端,佩戴时主机磁性底壳紧贴于耳廓内侧,电池磁性外壳紧贴于耳廓外侧,磁力使耳环固定于耳廓上,所述系统部分包括佩戴者与耳环的语音交互系统和耳环对事物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底壳是被磁化的金属壳或内配磁性材料,磁性底壳呈外凸状,与耳廓内壁佩戴部位的凹槽形状吻合,外部覆有软质减压防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音交互的智能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性输电连接带为柔性或回弹性带,内置电源线,其形状、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牧云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