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用垃圾粉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为一种3D打印用垃圾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打印一些小物件时常用塑料作为粘合材料,待物件成型后会产生一些固化后的塑料垃圾,将这些固化的塑料扔掉,自然环境无法对塑料进行降解,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传统的垃圾粉碎装置无法有效的对3D打印产生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的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垃圾粉碎装置,具备方便处理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垃圾粉碎装置无法有效的对3D打印产生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的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处理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用垃圾粉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垃圾粉碎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3),所述外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粉碎轴(5),所述粉碎轴(5)的左侧贯穿至外壳(2)的内腔,所述粉碎轴(5)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外壳(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外壳(2)底部的左侧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底部与箱体(1)连通,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壳体(7)的内腔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辊(9),所述第二电机(8)输出端的表面且位于壳体(7)的内腔套设有主动齿轮(10),所述壳体(7)内腔的后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辊(11),所述第二齿辊(11)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现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吉速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