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三向变形的金属阻尼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三向变形的金属阻尼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分布有较多的地震带,且地震带的很多位置都处于高寒高海拔等恶劣的环境中,如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因此,不论铁路桥还是公路桥,抗震性是桥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减隔震设计方法是一种用于桥梁抗震设计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方法通常能够有效提高桥梁的设防水准,降低工程造价,减小震后维修的费用。
[0004]现有技术中,隔震设计是使整个桥梁体系“变柔”,增大桥梁的振动周期,降低地面运动输入到桥梁体系的能量。隔震设计最典型的装置是摩擦摆支座,其采用钟摆原理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
[0005]减震设计是耗散地震能量,让整体桥梁体系降低加速度和位移的响应。减震设计最典型的装置为阻尼器。阻尼器包括钢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电涡流阻尼器等。
[0006]高烈度地区的通常方法是隔震装置和阻尼装置配合使用,即延长结构周期又耗散地震能量。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三向变形的金属阻尼器装置,用于设置在桥梁梁体与桥梁墩台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阻尼器(1),所述金属阻尼器(1)包括两个呈立式弧形结构的金属阻尼单元(3),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的一端敞口设置,两个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的敞口端相对设置,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下部滑动配合有下联系板(12),其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的敞口方向一致,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上部用于与所述桥梁梁体固定连接,所述下联系板(12)用于与所述桥梁墩台固定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的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沿桥梁纵向与所述下联系板(12)滑动配合,剩余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的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沿桥梁横向与所述下联系板(12)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三向变形的金属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一个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的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沿桥梁纵向与所述下联系板(12)滑动配合,另一个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的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沿桥梁横向与所述下联系板(12)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三向变形的金属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金属阻尼器(1)中的所述下联系板(12)相连接或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三向变形的金属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阻尼单元(3)包括C型部(30),所述C型部(30)沿竖向设置,所述C型部(30)上部用于与所述桥梁梁体固定连接,所述C型部(30)与所述下联系板(12)滑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胜勇,伍大同,陈克坚,张春,陈建峰,窦亚超,罗启,王开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大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