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急诊用肢体快速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儿科急诊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急诊用肢体快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急诊外科或者内科急救时,患儿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肢体,易在外科处理或者内科治疗时造成延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大多通过肢体固定装置对患儿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患儿肢体在治疗过程乱动,导致治疗终止,但现有的肢体固定装置,无法准确的控制肢体固定装置对肢体的束缚力,进而在对患儿肢体进行固定时,若肢体固定装置对肢体的束缚力较大,则容易导致患儿肢体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在治疗过程中,大多通过肢体固定装置对患儿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患儿肢体在治疗过程乱动,导致治疗终止,但现有的肢体固定装置,无法准确的控制肢体固定装置对肢体的束缚力,进而在对患儿肢体进行固定时,若肢体固定装置对肢体的束缚力较大,则容易导致患儿肢体不适,而提出的一种儿科急诊用肢体快速固定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r/>[0005]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急诊用肢体快速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4),所述滑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束缚带(5),所述滑板(4)的上表面和支撑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架(7),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8),所述第一限位架(7)的内壁和第一固定机构(8)的内壁均与束缚带(5)的表面接触,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急诊用肢体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8)包括第二限位架(81),所述第二限位架(81)的左侧与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架(8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82),所述第二限位架(8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83),所述螺纹套筒(8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4),所述固定螺栓(84)的表面与通孔(82)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螺栓(8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块(85),所述橡胶防滑块(85)位于第二限位架(81)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架(81)的内壁和橡胶防滑块(85)的表面均与束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