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顺彬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16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结构改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针对现有的监测装置在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角度进行监测,不便于与操作人员的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内,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的底端,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至第一箱体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监测装置调节角度进行监测,且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且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且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建筑保有量极大,数据连年更新,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发布数据,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新建建筑的半数将在中国建成;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几乎将翻一番,达到686亿平方米,其中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为261亿平方米。旧建筑因其建设时间很长,有些功能逐渐的退化,但是还能够继续使用,而且有些旧建筑因为历史价值比较高,所以只能采取改造方法,而不能选择全部的拆除的方法,旧建筑改造既省时省力,成本也低,旧建筑改造之后应该达到美学效果,比如层次性、整体性、动态性以及文化等,只有这样旧建筑改造才算真正的成功。
[0003]在进行建筑改造时,常常需要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监测,然而现有的监测装置在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角度进行监测,不便于与操作人员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监测装置在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角度进行监测,不便于与操作人员的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内,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的底端,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至第一箱体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转动安装有蜗杆,第二箱体内转动安装有蜗轮,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凸轮,第二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的底端,两个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架,凸轮与支架滚动连接,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的底端,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监测装置本体,监测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卡板,两个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滑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球槽,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箱体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圆球,圆球滑动连接在球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手,便于移动该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的外圈,第一转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便于转动安装第一转轴。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第二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均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内,便于转动安装第二箱体。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蜗轮与凸轮均固定套设在转动杆的外侧,便于转动安装蜗轮与凸轮。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均与支架滑动连接,对支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001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本体,通过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带动第二箱体转动,使得第二箱体带动第二箱体顶部的监测装置本体转动,然后可以通过转动蜗杆,通过蜗杆与蜗轮的啮合和攒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蜗轮带动凸轮转动,然后通过支架与两个弹簧,即可带动第一连接杆往复上下移动,然后即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座、球槽与圆球,即可带动监测装置本体往复上下摆动角度,从而对监测装置本体调节角度进行监测,且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001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监测装置调节角度进行监测,且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的第一箱体与环形滑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万向轮;3、扶手;4、第一箱体;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一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9、第二箱体;10、环形滑槽;11、滑杆;12、蜗杆;13、蜗轮;14、凸轮;15、弹簧;16、支架;17、限位杆;18、第一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20、监测装置本体;21、固定座;22、球槽;23、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4,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4,第一箱体4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4内,第一箱体4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6的底端,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8,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8相啮合,第二转轴6的顶端延伸至第一箱体4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9,第二箱体9内转动安装有蜗杆12,第二箱体9内转动安装有蜗轮13,蜗杆12与蜗轮13相啮合,蜗轮13的后侧
固定安装有凸轮14,第二箱体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5的底端,两个弹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架16,凸轮14与支架16滚动连接,支架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8的底端,第二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的底端,第二连接杆19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监测装置本体20,监测装置本体20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卡板,两个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滑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的底部开设有球槽22,第一连接杆18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箱体9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圆球23,圆球23滑动连接在球槽22内。
[0021]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手3,便于移动该装置,第一箱体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的外圈,第一转轴5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便于转动安装第一转轴5,第一箱体4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10,第二箱体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11,两个滑杆11均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10内,便于转动安装第二箱体9,第二箱体9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蜗轮13与凸轮14均固定套设在转动杆的外侧,便于转动安装蜗轮13与凸轮14,支架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17,两个限位杆17均与支架16滑动连接,对支架16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0022]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四个万向轮2与扶手3推动该装置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4),第一箱体(4)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4)内,第一箱体(4)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6)的底端,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8),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8)相啮合,第二转轴(6)的顶端延伸至第一箱体(4)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9),第二箱体(9)内转动安装有蜗杆(12),第二箱体(9)内转动安装有蜗轮(13),蜗杆(12)与蜗轮(13)相啮合,蜗轮(1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凸轮(14),第二箱体(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5)的底端,两个弹簧(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架(16),凸轮(14)与支架(16)滚动连接,支架(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8)的底端,第二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的底端,第二连接杆(19)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监测装置本体(20),监测装置本体(20)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卡板,两个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滑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明张江洲胡宏伟唐顺彬
申请(专利权)人:唐顺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