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物隔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文物隔震支座,属于文物隔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越来越多的地震引起文物损坏。然而,隔震装置在文物保护领域的研发应用相对于在建筑、机械、航空等领域应用较晚,文物隔震支座的研制和开专利技术显不足。随着目前对于文物保护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由传统的防震技术到采用隔震技术,文物隔震技术是指在文物底座安装隔震设备,使得地震作用下,隔震设备发挥减隔震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支座上文物的震害。现有的文物隔震能考虑从水平、竖直、扭转各方位达到隔震效果,文物保护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三维隔震装置国内外也有初步研究,然而如何构造出有效、适用、经济、可靠、耐久的隔震装置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文物隔震支座,通过本装置从多个维度实现隔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文物隔震支座,包括上承板1、中承板2、下滑板3、滚珠4、支承柱8;其中呈上下布置的上承板1、中承板2之间的间隙填充滚珠4,中承板2与位于其下方的下滑板3之间通过支承柱8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板(1)、中承板(2)、下滑板(3)、滚珠(4)、支承柱(8);其中呈上下布置的上承板(1)、中承板(2)之间的间隙填充滚珠(4),中承板(2)与位于其下方的下滑板(3)之间通过支承柱(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板(1)由一体设计的平板(10)、竖向板(11)构成,竖向板(11)放入中承板(2)两侧的凹槽内,竖向板(11)的底面、内侧面与中承板(2)之间填充滚珠(4);其填充高度位于中承板(2)上表面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文物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3)包括滑轨(5)、弹簧装置(6)、方形滑块(7)、底板(12)、侧面板(13);其中底板(12)四周安装与其垂直的侧面板(13),底板(12)沿中线布置四条滑轨(5)呈十字形,每条滑轨(5)上安装能沿滑轨(5)滑动的方形滑块(7),弹簧装置(6)一端连接侧面板(13)内侧,弹簧装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正聪,白羽,周立超,李林珊,封云龙,张能,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