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01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主要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字钢底座、底部旋转轴、中部设有滑轨、钢平台板;液压立件底部与底部旋转轴铰接固定、上部与顶板连接,倾斜支撑一端与液压立件铰接固定、另一端通过移动块安装在滑轨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将移动块固定在滑轨上,吊钩板一端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端卡进工字钢底座侧面,在钢平台板上设有可拼接操作架,钢丝绳与专用夹具连接,专用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上夹板与齿纹立杆连接,下夹板与调节立杆连接,调节立杆套接在齿纹立杆上,在齿纹立杆上设有旋转调节套筒,有效解决临边防护缺失问题,安全可靠,方便周转,可调节,既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又有着卓越的施工场景适配性。景适配性。景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是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建设中,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临边防护一般使用爬升式升降脚手架、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作为防护架,可以有效保护临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但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入砌体施工阶段或者装饰阶段,楼边施工作业往往缺少防护,施工人员面临临边坠落风险。施工现场仅仅搭设简单防护,达不到安全防护目的,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用简单的钢管及跳板搭设平台,质量难以把控,无验收标准;简单拉设钢丝绳,无操作平台,工人在上面悬挂安全带后悬空作业;高空临边作业工人安全风险较大,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临边作业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解决临边作业防护缺失及操作平台缺失现状,有效保护施工人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在所述工字钢底座一端设有底部旋转轴、中部设有滑轨,另一端设有钢平台板;液压立件底部与底部旋转轴铰接固定、上部与顶板连接,在所述顶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倾斜支撑一端与液压立件铰接固定、另一端通过移动块安装在滑轨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将移动块固定在滑轨上;所述钢平台板底部四角设有固定的吊钩板,所述吊钩板一端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端卡进工字钢底座侧面,在所述钢平台板上设有可拼接操作架,所述钢丝绳与专用夹具连接,所述专用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齿纹立杆连接,下夹板与调节立杆连接,所述调节立杆套接在齿纹立杆上,在所述齿纹立杆上设有旋转调节套筒。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底部旋转轴两侧设有角度刻度盘,液压立件在底部旋转轴的铰接轴上旋转支撑,形成不同的角度,角度刻度盘测量液压立件角度,以适用于不同施工环境。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底部旋转轴底部一侧设有压力显示器,显示液压立件顶部的顶板上的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值,当压力值变小时自动报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采用连接杆固定连接,端口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工字钢底座焊接在一起的圆形套筒上。可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不同尺寸的连接杆。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立件包括底部液压装置和立杆。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平台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的上表面。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为可伸缩连接杆,既固定连接工字钢底座,
又可以根据操作架长度进行加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支撑分别与移动块、液压立件铰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钢平台板上设有折叠的防护翻板,进行水平向防护,免操与楼层间的空隙过大,消除高坠及物体掉落的风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此操作平台不用反复拆卸,整体性强,便于安装;液压立件可伸缩,可周转,不同角度顶撑,适用于不同层高,不同角度的楼层,液压顶杆底部设置刻度盘,显示顶杆角度,通过调节滑轨,达到最稳定状态,形成一个初步的稳定态,由液压立件、斜撑支撑、滑轨组成的第二道保护体系,在液压立杆将整个装置顶住后,移动可调节的斜撑支撑,直至移动到液压立件、斜撑支撑、工字钢底座三者形成直角形稳定体系后,将斜撑支撑在滑轨上的移动块通过固定螺栓的栓钉,固定在滑轨上,此时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稳定体系为第二道保护体系,根据楼板厚度及梁高度不同,调节上夹板、下夹板的距离,并通过旋转调节套筒固定,确保专用夹具夹在楼板或梁上,通过钢丝绳把操作平台拉结,形成有效保护,三道保护体系将保证装置施工的安全性,提供给工人安全的施工平台,易于施工,所有关键保护系统构件的可调节性,也使得本专利适用于多种施工场所,根据不同操作高度,对可拼接操作架进行拼接,同时操作架周围含有防护,有效保护工人安全,使操作架具有不同操作高度,同时根据临边施工宽度,可对操作架进行长度方向拼接,通过底部的连接杆进行工字钢底座宽度的调节,有效解决临边防护缺失问题,安全可靠,方便周转,可调节,既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又有着卓越的施工场景适配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轴测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倾斜支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工字钢底座、2底部旋转轴、3滑轨、4钢平台板、5液压立件、6 顶板、7压力传感器、8倾斜支撑、9移动块、10固定螺栓、11吊钩板、12钢丝绳、13连接杆、14可拼接操作架、15专用夹具、16上夹板、17下夹板、18 齿纹立杆、19调节立杆、20旋转调节套筒、21角度刻度盘、22压力显示器、 23防护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图1到图4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1,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1采用连接杆13固定连接,端口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工字钢底座1焊接在一起的圆形套筒上,可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不同尺寸的连接杆13,在所述工字钢底座一端设有底部旋转轴2、中部设有滑轨3,另一端设有钢平台板4,所述钢平台板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 1的上表面;液压立件5底部与底部旋转轴2铰接固定、上部与顶板6连接,在所述顶板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用于测量顶杆固定住后的压力值,保证操
作平台的稳定性,所述液压立件5包括底部液压装置和立杆,在所述底部旋转轴底部一侧设有压力显示器22,显示液压立件5顶部的顶板6上的压力传感器7所测得的压力值,当压力值变小时自动报警;倾斜支撑8一端与液压立件5铰接固定、另一端通过移动块9安装在滑轨3上,并通过固定螺栓10将移动块9固定在滑轨3上,所述倾斜支撑8与移动块9铰接,通过调节移动移动块9,与液压立件5形成三角形,将移动块9上方的固定螺栓10砸下,固定于滑轨3上,滑轨3使得斜向支撑8具有固定支点及可移动性;所述钢平台板4底部四角设有固定的吊钩板11,焊接牢固,所述吊钩板11一端与钢丝绳12连接,可利用吊装设备悬挂钢丝绳12对操作平台进行吊运,另一端卡进工字钢底座1侧面,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固定,在所述钢平台板4上设有可拼接操作架14,根据临边作业高度不同,可对操作架进行拼接,通过对连接点的锁定,使操作架具有不同的操作高度,通过周圈的防护栏杆给工人提供更好的施工环境和安全保护。所述钢丝绳12与专用夹具15连接,所述专用夹具15包括上夹板16、下夹板17,所述上夹板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边作业操作平台,包括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条平行的工字钢底座(1)采用连接杆(13)固定连接,端口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工字钢底座(1)焊接在一起的圆形套筒上,在所述工字钢底座一端设有底部旋转轴(2)、中部设有滑轨(3),另一端设有钢平台板(4);液压立件(5)底部与底部旋转轴(2)铰接固定、上部与顶板(6)连接,在所述顶板(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倾斜支撑(8)一端与液压立件(5)铰接固定、另一端通过移动块(9)安装在滑轨(3)上,并通过固定螺栓(10)将移动块(9)固定在滑轨(3)上;所述钢平台板(4)底部四角设有固定的吊钩板(11),所述吊钩板(11)一端与钢丝绳(12)连接,另一端卡进工字钢底座(1)侧面,在所述钢平台板(4)上设有可拼接操作架(14),所述钢丝绳(12)与专用夹具(15)连接,所述专用夹具(15)包括上夹板(16)、下夹板(17),所述上夹板(16)与齿纹立杆(18)连接,下夹板(17)与调节立杆(19)连接,所述调节立杆(19)套接在齿纹立杆(18)上,在所述齿纹立杆(18)上设有旋转调节套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城张耕汪洋乔元亮董冠波李冰张晓辉于浩靳树杰赵海峰张汝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