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55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包括试管架底座。试管架底座由底座壳体及底座壳盖组成,底座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底座,传动杆底座上的中空通道中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按压装置及提升装置;试管架底座上设置有试管架连接装置,试管架连接装置上活动连接有试管架;提升装置向试管架底座外侧延伸的部分为提升杆,提升杆与试管架为配合设置;提升装置与底座壳盖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提升装置及按压装置与传动杆活动连接的部分均采用楔形结构,共同构成楔形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空间位置关系,以及改变传动杆底座数量以及传动杆底座内部传动杆的数量,能够适用不同排数、不同列数的试管架。数的试管架。数的试管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通常围绕着实验展开,而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到的试验用具就包括试管架。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架主要由支架和支撑板组成,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用于放置试管。但现有试管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拿取试管不方便,这一问题在那些为了缩小试管架体积而缩小试管间隔的试管架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而为了方便拿取扩大试管间隔,则又会导致产生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搬运等问题;二是现有的试管架大多要求实验人员用手直接取出试管,这种手动的方式会提升由于使用者不当操作导致试管架翻覆的概率。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专门性的技术方案,以公开号为CN104998711A的现有技术为例,该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试管架,采用了一种伸缩结构,不使用时,可将试管支架缩回到靠近主杆的位置,进而减小试管架的体积,使该试管架便于携带;使用时,将试管支架打开即可。但这一技术方案中,试管放置与减小体积的功能不能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包括试管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底座(1)由底座壳体(11)及底座壳盖(12)组成,底座壳体与底座壳盖为配合设置且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后在试管架底座(1)内部形成空腔;所述底座壳体(1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底座(16),传动杆底座由传动杆座体(162)及座体盖板(161)组成;所述传动杆座体(162)上设置有定位立板,定位立板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均为平行设置;所述座体盖板(161)与传动杆座体(162)及定位立板均为配合设置且配合围成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中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按压装置(32a)及提升装置(31a);所述提升装置(31a)及按压装置(32a)未与传动杆连接的一端均活动连接在底座壳盖上,提升装置(31a)及按压装置(32a)的主体均位于试管架底座内腔之中并通过底座壳盖(12)上设置的提升装置通道(31b)及按压装置通道(32b)延伸至试管架底座外侧;所述试管架底座(1)上设置有试管架连接装置,试管架连接装置上活动连接有试管架(2);所述提升装置(31a)向试管架底座(1)外侧延伸的部分为提升杆,提升杆与试管架(2)为配合设置;所述提升装置(31a)与底座壳盖(12)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所述提升装置(31a)及按压装置(32a)与传动杆(17)活动连接的部分均采用楔形结构,共同构成楔形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31a)的中部为滑块,滑块顶部几何中心位置垂直设置有提升杆,滑块底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底部为斜面;所述按压装置(32a)的中部为滑块,滑块顶部几何中心位置垂直设置有按压块,滑块底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底部为斜面;所述传动杆(17)主体为直杆,直杆两端设置有斜杆,直杆与斜杆的主体均为长方体结构,直杆平行于底座壳盖(12)且斜杆向底座壳体(11)内腔底面倾斜;所述提升装置(31a)及按压装置(32a)的底部斜面与传动杆(17)两端斜杆的顶面为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连接装置具体为试管架连接槽(13),试管架连接槽与试管架为配合设置;所述试管架(2)由支架及支撑板组成,支撑板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为平行设置,最底部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孔(31d),支撑孔的孔径小于试管的外部管径,上方的支撑板均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试管的外部管径,用于放置同一试管的定位孔、支撑孔同轴;所述试管架(2)通过试管架连接槽(13)活动连接在试管架底座(1)上;所述提升杆与支撑孔(31d)为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试管架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底座(16)内不同传动杆(17)上的提升装置(31a)与传动杆底座(16)共面;所述提升装置(31a)的滑块与连接块为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位置关系由提升装置(3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华崔大练马玉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