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53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7
本申请涉及门窗玻璃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解决了现有的窗户玻璃容易生霜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分别位于室内和室外两侧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外周固设有窗框本体,窗框本体与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固定连接,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预设有空腔,窗框本体内预设有用于通电加热的加热片,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相对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安装槽,加热片限制在安装槽内,且加热片的外侧分别与安装槽的槽壁相抵触,加热片厚度大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上的安装槽的深度之和,加热片用于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增温。本申请具有减少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表面出现生霜现象的效果。第二玻璃层表面出现生霜现象的效果。第二玻璃层表面出现生霜现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


[0001]本申请涉及门窗玻璃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的透光度,会减少实体墙的面积,增加对门窗玻璃的使用。
[0003]公告号为CN2098382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音门窗玻璃,包括门窗玻璃,所述门窗玻璃的四边分别由两个门窗顶边和两个门窗侧边构成,所述门窗侧边的两端上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门窗顶边的底部焊接有定位凸缘,所述门窗侧边和门窗顶边中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门窗玻璃由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第三层玻璃和第四层玻璃四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第三层玻璃和第四层玻璃从上到下依次分布。
[0004]但是,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室内温暖潮湿的空气接触到被外界空气冷却的隔音门窗玻璃时,室内的门窗玻璃便会出现生霜的现象,玻璃生霜后容易影响到玻璃自身的透光度,而现有的除霜方法通常是依靠人工擦拭,额外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其具有除霜性能,有利于减少操作者的劳动量。
[0006]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包括分别位于室内和室外两侧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外周固设有窗框本体,所述窗框本体与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预设有空腔,所述窗框本体内预设有用于通电加热的加热片,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相对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片限制在安装槽内,且所述加热片的外侧分别与安装槽的槽壁相抵触,所述加热片厚度大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上的安装槽的深度之和,所述加热片用于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增温。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对加热片通电加热,从而对空腔内的空气温度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第一玻璃片和第二玻璃片温度上升,从而减少了室内的暖空气接触到第一玻璃片和第二玻璃片发生凝华,而在第一玻璃片和第二玻璃片的表面生霜的可能,起到了除霜的效果。
[000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本体包括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相对的一侧对应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玻璃层限制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玻璃层限制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框、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第二安装框共同通过铆钉固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操作者将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安装在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内,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第一玻璃层限制在第一安装框的第一凹槽内、第二玻璃层限制在第二安装框的第二凹
槽内,对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增强了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在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内安装的稳定性。
[001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一玻璃层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透气通道,所述透气通道与空腔相连通。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气通道的设置,有利于空腔内的水汽通过透气通道的开口端散发出去,减少了水汽在空腔内而对窗户玻璃的透光度造成影响的可能。
[001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外侧在透气通道的开口端固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透气通道的开口端完全覆盖住。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将透气通道的开口端遮挡住,减少了蚊虫通过透气通道的开口端进入到空腔内的可能。
[0014]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安装框上,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筒,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在套筒的一端且将套筒的一端开口封堵住,所述第一安装框上的透气通道的开口端沿内周缘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外侧沿周缘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框上。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通过套筒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安装框上,便于操作者定期将套筒从透气通道内拧下,从而便于操作者将过滤网从第一安装框上取下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过滤网的透气性。
[0016]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玻璃层背离第一玻璃层的一侧一体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第二玻璃层与窗框本体的底框的接缝处的上方。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气,雨水沿着第二玻璃层的外侧向下流淌,然后雨水沿着凸起朝向远离第二玻璃层的方向流淌并流下,减少了雨水直接流到第二玻璃层与窗框本体的底框的接缝处而发生渗水现象的可能。
[001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设有透明的隔音层,所述隔音层是由聚酯吸音棉制成的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相接触。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酯吸音棉兼具保温和隔音性能,隔音层的设置,增强了窗户玻璃的整体隔音效果,且提高了窗户玻璃的保温效果。
[002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本体的外侧固设有隔温层,所述隔温层为泡沫板制成的隔温层。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板内部多孔状结构,导热性较差,泡沫板设置在窗框本体的外侧,有利于对室外的冷空气起到隔离作用,减少了窗框本体温度下降的可能,从而减少了窗框本体将温度传导给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而造成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温度下降的可能,进一步减少了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上起霜的可能。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减少了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上生霜的可能,从而无需人工对窗户玻璃进行除霜,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
[0024]2.提高了窗户玻璃整体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安装框、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以及第二安装框
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7]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玻璃层上的凸起以及加热片的分布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0030]附图标记:1、第一玻璃层;11、空腔;111、隔音层;12、安装槽;2、第二玻璃层;21、凸起;3、窗框本体;31、第一安装框;311、第一凹槽;312、透气通道;313、套筒;314、过滤网;32、第二安装框;321、第二凹槽;322、铆钉;323、隔温层;4、加热片;41、通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
[0033]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包括分别位于室内和室外两侧的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的外周固设有窗框本体3。
[0034]参照图1和图2,窗框本体3包括第一安装框31和第二安装框32,第一安装框31位于室内一侧,第二安装框32位于室外一侧。第一安装框31和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室内和室外两侧的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所述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的外周固设有窗框本体(3),所述窗框本体(3)与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之间预设有空腔(11),所述窗框本体(3)内预设有用于通电加热的加热片(4),所述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相对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加热片(4)限制在安装槽(12)内,且所述加热片(4)的外侧分别与安装槽(12)的槽壁相抵触,所述加热片(4)厚度大于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上的安装槽(12)的深度之和,所述加热片(4)用于对空腔(11)内的空气进行增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本体(3)包括第一安装框(31)和第二安装框(32),所述第一安装框(31)和第二安装框(32)相对的一侧对应开设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所述第一玻璃层(1)限制在第一凹槽(311)内,所述第二玻璃层(2)限制在第二凹槽(321)内,所述第一安装框(31)、第一玻璃层(1)、第二玻璃层(2)和第二安装框(32)共同通过铆钉(322)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31)和第一玻璃层(1)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透气通道(312),所述透气通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