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垃圾转运站渗沥液处理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转运站渗沥液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运站垃圾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所含有的氮类物质较为丰富,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就会导致渗沥液中产生氨氮物质,这种物质很难溶于水,难以再进一步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尤其是在厌氧的条件下,如果生活垃圾众多,所产生的氨氮类元素也会随之增加,往往通过传统工艺很难降解达标排放。城市各类转运站渗沥液污染物成份复杂多变、水质变化大,中转站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COD浓度可高达45000mg/l左右,BOD5浓度在10000mg/L左右,高浓度含碳有机物可以为脱氮反应提供充足碳源,使得中转站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
[0003]随着国家环境生态部对城乡环境建设的标准提高,大力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环保部门出台各类技术规范的要求,转运站垃圾渗沥液,需全量处置。目前转运站渗沥液市场所盛行工艺大多笨重耗资巨大,且工期较长,大量的小型转运站并没有配套完善且轻便的设备去解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垃圾转运站渗沥液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单元,所述厌氧单元为UASB或者水解酸化反应器,渗沥液预处理后的水进入所述厌氧单元;反硝化单元,厌氧单元出水通过三角堰收集后进入所述反硝化单元,所述三角堰位于厌氧单元的上部;硝化单元,所述反硝化单元与硝化单元通过隔板隔开,隔板的中下部有过水孔;内置式MBR单元,所述硝化单元上部的水进入所述内置式MBR单元,内置式MBR单元的出水进入后处理系统,污泥通过回流泵回到所述反硝化单元;所述后处理系统的出水为排放达标的清水;所述厌氧单元、反硝化单元、硝化单元、内置式MBR单元、后处理系统均集成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利,陈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上善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