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抗寒专利>正文

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39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它包括底板、调节斜板、弹力约束带、斜板升降装置与穿刺点定位装置;本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专用于颈部中心静脉置管时,固定、调节头部体位;设有的底板便于患者头部枕垫,铰接在底板上的调节斜板配合弹力约束带,便于将患者头部偏转相应角度后进行体位固定;设置于调节斜板上的支撑杆用于将口鼻部的无菌巾撑起,有利于患者呼吸,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设置的穿刺点定位装置通过可灵活调节位置的激光笔发射的十字线光标定位穿刺点,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颈部中心静脉置管操作,避免了使用棉签按压皮肤及记号笔导致的患者舒适性差、穿刺点丢失及不能保证无菌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

:
[0001]本技术涉及静脉置管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
[0002]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监测中心静脉压、建立有效输液给药途径、血液透析的重要方法。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上胃肠外营养、血液透析滤过、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越性;在中心静脉置管术穿刺点的选择中,目前临床上最常选用的是颈内静脉,一般在病人的左颈或右颈处进行;目前,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时,患者一般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30

45度,使一侧的颈部完全展开,并要求患者保持这个头部体位,但在消毒、铺无菌巾及置管过程中,往往由于紧张、害怕等因素,头颈部会不自主的改变位置,可能越偏越厉害,造成患者颈部血管、肌肉、神经位置变化,造成穿刺困难,降低第一针穿刺成功率,甚至失败,并增加给患者误伤动脉等并发症;同时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时,需要在患者的头颈部铺上一块轻薄的无菌治疗巾只暴露出颈部置管部位,而无菌治疗巾会覆盖到患者的患者的头面部,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增加患者紧张情绪,也容易导致穿刺失败。
[0003]随着超声技术的推广,在置管前医生会使用超声机查看颈内静脉和颈动脉位置,可以准确的调整患者头颈部偏斜的角度,并找到适合穿刺的穿刺点,这时,患者头颈部偏斜的角度对于不能熟练掌握超声实时引导穿刺的医生来说就十分的重要;患者头颈部偏斜的角度的改变,会降低第一针穿刺成功率,如术中再行超声确认位置,在使用探头时会不可避免的增加感染风险,另外,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并固定患者头颈部偏斜的角度并选择好最佳穿刺点后,由于超声需要使用耦合剂,医生只能在选定的穿刺点采用棉签按压皮肤留下压痕作为标记,待擦干耦合剂后再用记号笔在棉签按压皮肤留下压痕处再次进行标记,但在消毒过程中这些标记很容易就被抹去,从而失去最佳穿刺点,如术中再行超声确认穿刺点位置,在使用探头时同样会不可避免的增加感染风险;采用棉签按压皮肤留下压痕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说也会产生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在超声引导下固定患者头颈部偏斜的角度并标记好最佳穿刺点位置,又能将患者面部无菌巾撑起,利于患者呼吸的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它包括底板、调节斜板、弹力约束带与斜板升降装置;底板为一块平板,在底板正面设有调节斜板安装座、调节斜板安装轴、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升降装置第一安装轴、约束带安装槽与约束带安装轴,两个调节斜板安装座分别安装在底板前后侧中部,调节
斜板安装轴固定安装在两个调节斜板安装座之间,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安装在底板左侧,升降装置第一安装轴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上,约束带安装槽设于底板右侧后部,约束带安装轴固定安装在约束带安装槽内;在调节斜板正面设有支撑杆隐藏槽、支撑杆、约束带套圈,支撑杆一端铰接在支撑杆隐藏槽内一端设有的旋转轴上,支撑杆隐藏槽设于调节斜板上侧,约束带套圈设于调节斜板后侧,处于支撑杆隐藏槽下部;在调节斜板背面设有升降装置第二安装座,在升降装置第二安装座上固定有升降装置第二安装轴,在调节斜板底端设有调节斜板安装通孔;调节斜板通过调节斜板安装通孔铰接在调节斜板安装轴上;弹力约束带一端固定连接在约束带安装轴上,另一端可通过约束带套圈可拆卸固定;斜板升降装置两端分别铰接在升降装置第一安装轴与升降装置第二安装轴上。
[0006]优选的,在所述的支撑杆隐藏槽上设有支撑杆便取槽,支撑杆便取槽为垂直于支撑杆隐藏槽的延伸槽,支撑杆便取槽设于支撑杆铰接端对侧。
[0007]优选的,所述弹力约束带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约束带套圈上通过魔术贴实现,弹力约束带外表面全部设有魔术贴毛面,在弹力约束带外表面的活动端端部设有魔术贴刺面。
[0008]优选的,在底板右侧及调节斜板上表面铺设有一层软布层或海绵层。
[0009]优选的,所述的斜板升降装置为电动推杆或电动液压杆。
[0010]进一步的,该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还包括穿刺点定位装置;穿刺点定位装置包括竖杆、横杆、定位部;竖杆与横杆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定位部安装在横杆的另一端,且可绕横杆的另一端转动;竖杆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板前端或后端,横杆另一端往底板右侧延伸。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调节旋钮;第二横杆可在第一横杆内部缩进伸出,第一调节旋钮安装在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连接处;在第二横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调节球适配球槽,在定位部上设有调节球,调节球匹配安装在调节球适配球槽内,调节球可沿调节球适配球槽转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还包括激光笔安装部、第二调节旋钮与激光笔;在激光笔安装部中部设有激光笔安装通孔,激光笔安装在激光笔安装通孔内,第二调节旋钮固定激光笔在激光笔安装部上的位置;调节球安装在激光笔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的激光笔可发射出十字线光标。
[0013]优选的,所述竖杆与底板呈一定夹角安装,该夹角角度为30

90度。
[0014]优选的,该角度为45度或60度。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本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专用于颈部中心静脉置管时,固定、调节头部体位;设有的底板便于患者头部枕垫,铰接在底板上的调节斜板配合弹力约束带,便于将患者头部偏转相应角度后进行体位固定;设置于调节斜板上的支撑杆用于将口鼻部的无菌巾撑起,有利于患者呼吸,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设置的穿刺点定位装置通过可灵活调节位置的激光笔发射的十字线光标定位穿刺点,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颈部中心静脉置管操作,避免了使用棉签按压皮肤及记号笔导致的患者舒适性差、穿刺点丢失及不能保证无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技术中穿刺点定位装置5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8]附图3是本技术中底板1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4是本技术中调节斜板2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5是本技术中穿刺点定位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6是本技术中调节球适配球槽531的安装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7是本技术中定位部5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8是本技术中激光笔安装通孔5521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0025]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底板13弹力约束带311调节斜板安装座114斜板升降装置412调节斜板安装轴125穿刺点定位装置513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调节斜板(2)、弹力约束带(3)与斜板升降装置(4);底板(1)为一块平板,在底板(1)正面设有调节斜板安装座(11)、调节斜板安装轴(12)、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13)、升降装置第一安装轴(14)、约束带安装槽(15)与约束带安装轴(16),两个调节斜板安装座(11)分别安装在底板(1)前后侧中部,调节斜板安装轴(12)固定安装在两个调节斜板安装座(11)之间,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13)安装在底板(1)左侧,升降装置第一安装轴(14)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第一安装座(13)上,约束带安装槽(15)设于底板(1)右侧后部,约束带安装轴(16)固定安装在约束带安装槽(15)内;在调节斜板(2)正面设有支撑杆隐藏槽(21)、支撑杆(23)、约束带套圈(24),支撑杆(23)一端铰接在支撑杆隐藏槽(21)内一端设有的旋转轴上,支撑杆隐藏槽(21)设于调节斜板(2)上侧,约束带套圈(24)设于调节斜板(2)后侧,处于支撑杆隐藏槽(21)下部;在调节斜板(2)背面设有升降装置第二安装座(26),在升降装置第二安装座(26)上固定有升降装置第二安装轴(27),在调节斜板(2)底端设有调节斜板安装通孔(25);调节斜板(2)通过调节斜板安装通孔(25)铰接在调节斜板安装轴(12)上;弹力约束带(3)一端固定连接在约束带安装轴(16)上,另一端可通过约束带套圈(24)可拆卸固定;斜板升降装置(4)两端分别铰接在升降装置第一安装轴(14)与升降装置第二安装轴(2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杆隐藏槽(21)上设有支撑杆便取槽(22),支撑杆便取槽(22)为垂直于支撑杆隐藏槽(21)的延伸槽,支撑杆便取槽(22)设于支撑杆(23)铰接端对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中心静脉置管头部体位固定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约束带(3)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约束带套圈(24)上通过魔术贴实现,弹力约束带(3)外表面全部设有魔术贴毛面,在弹力约束带(3)外表面的活动端端部设有魔术贴刺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抗寒陈莹杨伊雅梁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刘抗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