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28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院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包括:注射针头、连接部和混流部;所述混流部的一端与注射针头的尾端相连通;混流部的另一端与连接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开有至少两个注射器连接孔,用于连接注射器;所述混流部中安装混流阀,用于对调整流入到注射针头中的药液。通过连接部将两个注射器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混流部实现对两个注射器使用状态的切换,在具有同样的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更换注射器的麻烦,同时也就避免了在更换注射器时容易发生针头位移的问题。容易发生针头位移的问题。容易发生针头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院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假性动脉瘤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动脉管壁破裂,血液自破口流出被动脉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局限性血肿的现象。在脑血管造影术或者心内科心脏血管造影术时,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可能出现假性动脉瘤,属于手术的并发症。
[0003]目前常见的可靠的处理方式是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在治疗中,目前临床多使用普通注射器,具体操作时需先将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针头置于瘤体内,然后用手固定针头将注射器取下,换用已经抽取好凝血酶的注射器,最后将凝血酶注入
[0004]然而现在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针头刺入瘤体后,需更换注射器,操作繁琐而且在更换注射器的时候针头可能因为固定不牢发生位移,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治疗假性动脉瘤存在的操作繁琐且针头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不用更换注射器且避免了针头位移问题的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针头、连接部和混流部;所述混流部的一端与注射针头的尾端相连通;混流部的另一端与连接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开有至少两个注射器连接孔,用于连接注射器;所述混流部中安装混流阀,用于对调整流入到注射针头中的药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另一端还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力王必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