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22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涉及固废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棒条给料机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包括给料斗、前支撑柱、后支撑柱和入料溜板,其中后支撑柱的顶端比前支撑柱高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固废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棒条给料机采用双激振器振动给料斗,将落在给料斗盲板上的大块物料振动至棒条筛板进行筛选,适用于粗碎破碎机(如颚式破碎机)作业前大块物料的均匀给料,由于棒条筛板的筛选作用,能除掉大块物料中的泥土等细碎物料,达到预筛分功能,进而提高粗碎能力,从而防止受料装置因进料不均而产生死机的现象,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因此也较为适用于水电行业、建筑垃圾处理等粗碎前的给料。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现有的棒条给料机设备,其给料斗底部的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等长,给料斗内的盲板和棒条筛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度

12 度;入料溜板的端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激振器的振幅8mm。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入料溜板的端板长度短而且倾角大,而盲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小,导致部分物料没有在溜板上滑下而是直接落到给料机的盲板上,而盲板本身与水平面的倾角小导致盲板上的物料不会由于自身惯性向下滑动而是停驻在盲板上,只有靠激振器产生的倾斜角让物料前行,这样物料前行速度慢,达不到生产要求,不能保证建筑垃圾处置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并且扬尘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棒条给料机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包括给料斗、支撑柱、激振器,入料溜板,其中:
[0007]所述给料斗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斗入料端的后支撑柱和设置在所述给料斗出料端的前支撑柱,所述后支撑柱的顶端比所述前支撑柱的顶端高180

220mm;
[0008]所述给料斗的斗内包括设置在入料端的盲板和与所述盲板相连接的、设置在出料端的棒条筛板,所述棒条筛板的端部能伸入颚式破碎机的进料口;
[0009]所述盲板、所述棒条筛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10

12度;
[0010]所述激振器设置在所述给料斗底部,所述给料斗能在所述激振器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
[0011]所述入料溜板包括两个侧板和与两个所述侧板相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

50度;
[0012]所述入料溜板的底部伸入所述给料斗内,且所述端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给料斗的斗
壁相抵触;物料能从所述入料溜板滑动至所述盲板,再在盲板上滑动和/ 或被抛掷至所述棒条筛板;物料中的细料部分经由所述棒条筛板的缝隙掉落入至与所述给料斗底部相连通的细料斗,再由所述细料斗底部的开口掉落至其下方的皮带输送机上;物料中大块颗粒存留在所述棒条筛板上表面并被滑动和/ 或被抛掷至入所述颚式破碎机的进料口。
[0013]进一步,所述端板的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接料延长板。
[0014]进一步,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竖向条状凸起。
[0015]进一步,所述端板底部与所述给料斗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多层柔性密封罩层。
[0016]进一步,所述棒条筛板两边沿其长度方向各设置了一个防堆料挡板,所述防堆料挡板上端向所述给料斗的斗壁倾斜。
[0017]进一步,所述给料斗的入料端和出料端上方设置了独立的入口集尘罩和出口集尘罩,所述入口集尘罩和所述出口集尘罩的顶部均与收尘器相连通。
[0018]进一步,所述出口集尘罩和所述棒条筛板之间设置了挡尘帘,所述挡尘帘的上部与所述出口集尘罩远离所述给料斗入料端的一侧相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细料斗侧壁上开设有清堵小门。
[0020]进一步,所述细料斗下部开口处设置有皮带保护挡板。
[0021]进一步,所述皮带输送机上方罩设有皮带密封罩,所述皮带密封罩的上部与收尘器相连通。
[0022]本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的有益效果为:
[0023]现有的棒条给料机的给料斗底部的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是等长的,本技术用增加后支撑柱高度的方法增加给料斗的倾斜角度,后支撑加长 180

220mm,使设备倾角增加2

4度,这样给料斗内的盲板和棒条筛板均增加了倾斜角度,给料斗在激振器作用下抖动的同时,增大的倾角使物料增加向前的流动力;同时,将入料溜板角度由60度改为45度,这样端板在竖直方向上跨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端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改进后掉落在端板上的物料由本身重力和惯性作用继续向前滑动至盲板,而盲板上的物料继续由于惯性和激振器振动的双重作用,大幅加快了向前行进速度,增加了给料量,能够满足建筑垃圾处置生产线的设计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的侧视图;
[0026]图2是图1中给料斗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3是本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的给料斗的俯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给料斗出料端的示意图;
[0029]图中:1、给料斗;11、壳体;12、盲板;13、棒条筛板;131、防堆料挡板;14、入口集尘罩;15、出口集尘罩;16、挡尘帘;21、前支撑柱;22、后支撑柱;3、激振器;41、侧板;42、端板;421、接料延长板;5、颚式破碎机; 6、细料斗;61、清堵小门;62、皮带保护挡板;7、皮带输送
机;71、皮带密封罩;8、收尘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包括给料斗1、支撑柱、激振器3,入料溜板,给料斗1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柱相连接,支撑柱包括设置在给料斗1入料端的后支撑柱22和设置在给料斗1出料端的前支撑柱21,后支撑柱22的顶端比前支撑柱21的顶端高 180

220mm;
[0032]给料斗1的斗内包括设置在入料端的盲板12和与盲板12相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斗、支撑柱、激振器,入料溜板,其中:所述给料斗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斗入料端的后支撑柱和设置在所述给料斗出料端的前支撑柱,所述后支撑柱的顶端比所述前支撑柱的顶端高180

220mm;所述给料斗的斗内包括设置在入料端的盲板和与所述盲板相连接的、设置在出料端的棒条筛板,所述棒条筛板的端部能伸入颚式破碎机的进料口;所述盲板、所述棒条筛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10

12度;所述激振器设置在所述给料斗底部,所述给料斗能在所述激振器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入料溜板包括两个侧板和与两个所述侧板相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

50度;所述入料溜板的底部伸入所述给料斗内,且所述端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给料斗的斗壁相抵触;物料能从所述入料溜板滑动至所述盲板,再在盲板上滑动和/或被抛掷至所述棒条筛板;物料中的细料部分经由所述棒条筛板的缝隙掉落入至与所述给料斗底部相连通的细料斗,再由所述细料斗底部的开口掉落至其下方的皮带输送机上;物料中大块颗粒存留在所述棒条筛板上表面并被滑动和/或被抛掷至入所述颚式破碎机的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棒条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通任立刚靳洪峰刘雪莉赵胜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