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采集医护人员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20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医护人员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设置在保护膜两端的塑料棒、设置在保护膜本体上的咽拭子通道预留口以及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电池以及与电池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长脚与电池的正极通过第一双面胶固定连接;负极连接短脚与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二双面胶粘结;正极连接长脚的尾端与电池的正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塑料片;第一双面胶与透明胶粘结用于辅助固定正极连接长脚;第二双面胶与第四双面胶的一个端面粘结用于辅助固定负极连接短脚;第四双面胶的另一个端面与保护膜本体粘结用于固定发光装置。此装置为一次性使用,成品极其低廉,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能够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率。医护人员的感染率。医护人员的感染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咽拭子采集医护人员保护膜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医护人员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口咽部咽拭子核酸病毒检测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全球范围内检测量巨大,目前医护人员采取咽拭子时进行三级防护避免感染(医护佩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设备),采集口咽部咽拭子时患者开放气道,刺激咽后壁,时常引起患者咳嗽,此时会喷射出大量飞沫以及气溶胶,直接喷射至医护人员的防护服,N95口罩,及护目镜上,医护无法躲避,只能任由患者喷溅,如果被检测患者人员众多,则加大了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医护人员做不到三级防护的标准,则更加加大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由此医护人员担心大量采集咽拭子造成自我感染,在采集咽拭子时可能会刻意躲避,进而因不能观察到咽后壁而导致采集咽拭子而造成假阴性,因此如何能够减少飞沫及气溶胶喷溅至医护人员,且能够更清楚的看清咽后壁结构,提升医护人员信心,增加医护人员安全性,减少假阴性结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咽拭子采集医护人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膜本体、设置在所述的保护膜两端的塑料棒、设置在所述的保护膜本体上的咽拭子通道预留口以及发光装置;所述的发光装置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的电池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灯泡、正极连接长脚以及负极连接短脚;所述的正极连接长脚与所述的电池的正极通过第一双面胶固定连接;所述的负极连接短脚与所述的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二双面胶粘结;所述的正极连接长脚的尾端与所述的电池的正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塑料片;所述的绝缘塑料片通过第三双面胶与所述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双面胶与透明胶粘结用于辅助固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尚李悦于茂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